第五講 剩余價值規(guī)律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比較基本規(guī)律
沖刺要點歸納
馬克思通過分析剩余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價值的運動規(guī)律及其作用,創(chuàng)立了剩余價值理論。剩余價值論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剝削本質,闡明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階級斗爭的經濟根源,指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剩余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石,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揭示資本主義制度剝削本質的銳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的發(fā)現,社會主義由空想變?yōu)榭茖W。
馬克思在分析剩余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以及分配過程,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特殊規(guī)律的同時,也揭示了商品經濟和社會化生產的一般規(guī)律,例如資本循環(huán)周轉規(guī)律,社會再生產規(guī)律,積累規(guī)律等。這些規(guī)律,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由于受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制約,具有了特殊的表現形式。如果拋開制度因素,則對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一、社會再生產理論
(分析,2000年理第33題)運用馬克思關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有關原理,分析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供過于求對社會再生產的影響及采取的對策。
(1)馬克思認為,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社會總產品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在實物上得到替換。部分產品供過于求表明這部分產品沒有通過市場交換實現價值上的補償和實物上的替換,影響社會總產品的實現。
(2)馬克思把社會生產劃分為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者資料生產兩大部類,認為兩大部類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要求按比例協(xié)調發(fā)展,生產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消費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應保持平衡。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供過于求,影響兩大部類內部和兩大部類之間的比例均衡,影響整個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3)按照馬克思關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原理,應堅持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應對我國的現行產業(yè)結構進行合理調整,使社會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供給與需求基本平衡,實現社會再生產按比例協(xié)調發(fā)展。
二、資本制度下工人工資的實質
資本主義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但它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要認識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就要科學地區(qū)分勞動和勞動力。
(1)勞動力是勞動的能力,它在一定情況下可以成為商品。
(2)勞動是勞動力的使用,它不是商品,沒有價值或價格。
(3)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與勞動力的價值是兩個不同的量,其差額是剩余價值。
(4)資本主義的工資形式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使工人的全部勞動都表現為有償勞動。
三、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新增考點)
二戰(zhàn)以后,資本主義生產中的自動化程度加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自動化只是意味著剩余價值生產所使用的生產工具更加先進了 ,不論是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還是”無人工廠”,它們本質上依然是物化勞動或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它們參加商品生產時,只是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商品中去,而不創(chuàng)造新價值,更不能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在生產自動化條件下,直接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人相對減少.而從事科研、技術和管理勞動的人員日益增加“總體工人”中的腦力勞動的比重不斷增大,勞動的復雜程度和強度日益提高,從而成為生產力特別高的勞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勞動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因此,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自動化是資本家獲取超額剩余價值的手段,而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仍然是這種剩余價值的唯一源泉。
四、資本積累的實質及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未考點)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就其實質而言,是物質資料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tǒng)一。但是,資本主義在生產的特點是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因此,資本積累的實質是資本家用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擴大生產規(guī)模從而占有更多剩余價值。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1)對勞動力的剝削程度;(2)勞動生產率的高低;(3)所有資本和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4)預付資本的大小
重點真題以及主觀題
1、(D,2000年文理第4題)馬克思在研究商品時,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價值,因為使用價值是
A.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
B.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物質條件
C.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實體
D.商品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2、(ABDE, 1992年文第22題)馬克思把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其意義在于
A.揭示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
B.為計算剩余價值率提供了科學依據
C.為計算資本周轉速度提供了依據
D.為資本有機構成理論奠定了基礎
E.為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理論奠定了基礎
3、(AC,1991年文第24題)馬克思分析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問題的基本理論前提有
A.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c+v+m構成
B.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是價值補償和實物替換
C.社會生產分為生產生產資料和生產消費資料兩大部類
D.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4、( A,1992年文第12題)資本主義工資之所以掩蓋了剝削,是由于它
A.表現為勞動的價格
B.是勞動力的價值
C.是勞動者必要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
D.是勞動力的價格或價值的轉化形態(tài)
5、(B,2000年理第6題)在揭示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問題上,首先要區(qū)分
A.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
B.勞動和勞動力
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D.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
E.商品按價值出售,價格不變
6、(C,1990年理第11題)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區(qū)別在于
A.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兩個不同的勞動過程
B.具體勞動和體力勞動,抽象勞動是腦力勞動
C.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
D.具體勞動形成價值,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0.01
第三講 歷史唯物主義 沖刺要點歸納 人類社會是一個特殊的物質體系。它的根本特點是:人類以自己的......
13
2010.01
第二講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沖刺要點歸納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回答了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它研究人的......
13
2010.01
第一講 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沖刺要點歸納
本講系統(tǒng)闡述了世界是什么和怎樣的問題,系統(tǒng)地闡述......
13
2010.01
3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早年,梅蘭芳與人合演《斷橋》,也就是《白蛇傳》,劇情是白娘子和許仙兩......
13
2010.01
2009年考研政治已落下帷幕!作為選拔性考試, 2009年政治理論試題一方面呈現出“依綱命題、側重基礎......
13
2010.01
單項選擇 1.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個方面的不同回答構成了 A。一元論和二元論的對立 B。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