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切哲學都是()
A?智慧之學
B?各門科學的總和
C?理論化系統(tǒng)"/>
一、單項選擇題
1一切哲學都是()
A智慧之學
B各門科學的總和
C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D人們自發(fā)的世界觀
2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指()
A將一切具體科學包括在內(nèi)的哲學
B馬克思主義哲學
C正確反映時代本質(zhì)要求的哲學
D德國古典哲學
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實踐和認識的關系
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
C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D物質(zhì)和運動的關系
4哲學的黨性是指一切哲學()
A作為意識形態(tài)都具有階級性
B都不能回避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C都不能超越進步階級和保守階級的對立
D都不能超越或調(diào)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5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是劃分()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標準
D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的標準
6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是指()
A思維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條件下等同起來
B思維能否認識存在的問題
C劃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標準
D思維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問題
7能夠堅持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是()
A樸素唯物論
B庸俗唯物論
C機械唯物論
D辯證唯物論
8二元論認為精神和物質(zhì)同為世界的本原,但比較終陷入()
A折衷主義
B唯心主義
C神秘主義
D庸俗唯物主義
9中國古代哲人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是一種()
A宿命論觀點
B唯意志論觀點
C機械唯物論觀點
D樸素唯物論觀點
10唯物主義的三個發(fā)展階段是()
A古代原子論、近代原子論、現(xiàn)代原子論
B庸俗唯物主義、自然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現(xiàn)代辯證唯物主義
D樸素辯證法、唯心辯證法、唯物辯證法
11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學是()
A唯心主義
B經(jīng)驗主義
C不可知論
D二元論
12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是()
A辯證法和認識論相分離
B世界觀和方法論相分離
C自然觀和歷史觀相分離
D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相分離
二、不定項選擇題
13下列觀點中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有()
A物是感覺的復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我思故我在
D心外無物
E世界不過是意志的表象
14下列觀點中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
A天下只是一個理
B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是絕對觀念的外化
D天下之物,皆實理之所為
E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chuàng)造物
15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下列關系具有哲學基本問題性質(zhì)的有()
A天人關系
B名實關系
C理氣關系
D形神關系
E心物關系
16唯心主義產(chǎn)生和存在的根源是()
A生產(chǎn)力落后
B科學技術不發(fā)達
C在階級社會中,落后、反動階級的需要和支持
D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相脫離
E認識過程本身存在產(chǎn)生唯心主義的可能性
17當今科學高度發(fā)展的時代,還有人相信唯心主義,這是由于()
A剝削階級的偏見
B客觀世界仍然存在著大量未知的領域和不解之謎
C私有制度的存在
D主觀和客觀永遠存在著矛盾
E唯心主義有其正確的內(nèi)容
18唯物主義歷史觀發(fā)現(xiàn)的偉大意義是()
A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高度統(tǒng)一
B揭示了人類社會的實踐本質(zhì)及其產(chǎn)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C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
D使社會科學成為真正的科學
E為無產(chǎn)階級解放提供了理論武器
三、辨析題
19唯心主義均否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20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僅在于為人們提供一個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標準。
四、分析題
21試述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2為什么列寧認為把唯心主義僅僅看成是胡說的觀點是粗陋的、簡單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答案]1C 2C 3B 4A 5A 6B 7D 8B 9D 10C 11C 12D
二、不定項選擇題
。鄞鸢福13ABCDE 14ACDE 15ABCDE 16ABCDE 17ABCD 18ABCDE
三、辨析題
19「答案要點」
這是錯誤的觀點。
。1)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不是劃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標準。
。2)堅持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堅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義和某些唯心主義者都承認的觀點。
。3)只有不可知論才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20「答案要點」
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思維與存在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也就是誰是本原、誰是派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凡主張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的,就屬于唯物主義陣營;與此相反的觀點則屬于唯心主義陣營。第二,思維與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的思維能否正確認識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哲學上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即凡主張我們的思維能正確反映現(xiàn)實世界的觀點是可知論,與此相反的觀點是不可知論。
據(jù)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把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僅歸結為提供一個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的說法是不全面的。因為它還提供了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這才是哲學基本問題的全部意義。
四、分析題
21「答案要點」
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這里,思維是指精神或意識,存在是指物質(zhì)或自然界。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亦即思維和存在誰是本原、誰是派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劃分了哲學的兩大陣營,凡是主張思維、精神、意識是第一性的,屬于唯心主義陣營;凡是主張存在、物質(zhì)是第一性的,則屬于唯物主義陣營。第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也就是我們的思維能否正確地反映存在的問題。凡是對此問題做出肯定回答的,在哲學上便是可知論者;凡是對此問題表示懷疑或做否定回答的,在哲學上比較終將導致不可知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論意義在于:第一,從第一方面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理論上識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依據(jù)這一標準,一切哲學不是屬于唯物主義便是屬于唯心主義,不存在既不屬于唯物主義又不屬于唯心主義的哲學派別。這就為我們堅持唯物主義、批判唯心主義提供了理論武器。第二,從第二方面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思維與存在盡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具有對立的性質(zhì),但二者又具有同一性,這就為我們能夠正確反映、認識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同時也為批判那種主張思維與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思維不能正確反映存在的不可知論提供了理論武器。
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論具有重大實踐意義,這是說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不僅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一切實際工作的基本問題。首先,在一切實際工作中都存在一個從什么出發(fā)的問題。從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內(nèi)容我們知道,要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唯物主義哲學路線,就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在今天,就是要堅持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fā),而決不能從書本或主觀想像出發(fā),如果這樣,就必然陷入唯心主義的泥坑。其次,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可知論。實際情況不管如何復雜,通過我們的努力總是可以逐步達到對它的正確認識,而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是正確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前提。所以,只有在實踐中堅持可知論,才能更有效、更成功地改造客觀世界。在今天,就是要堅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認識和掌握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yè)取得更大的勝利和成功。以上分析表明,在實踐中,在一切實際工作中,要隨時注意正確處理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堅持唯物論和可知論,反對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
22「答案要點」
唯心主義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作用出了錯誤的回答。因而是對世界的本來面目的歪曲反映,是一種顛倒了的世界觀。但是,哲學上的唯心主義并不是一種簡單的胡說,而是根源于人的認識過程本身的矛盾。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來,唯心主義有其深刻的認識論根源。
人的認識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雖然認識的內(nèi)容來自客觀,但認識的形式卻是主觀的。人是以自己的主觀去反映客觀的,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在主觀中的客觀。所以,主觀對客觀的反映,既可能與客觀相符合,也可能與客觀相分離。
把人的認識過程中的某一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絕對化,造成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分離,這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9
2011.07
一、單項選擇題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偉大貢獻是()
A?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
......
19
2011.07
一、單項選擇題
1?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的兩大思潮是()
A?實證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
......
19
2011.07
一、單項選擇題
1?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現(xiàn)實依據(jù)是()
A?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
19
2011.07
......
19
2011.07
......
19
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