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真題思修與法基部分試題及答案
37.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某圖書館向所有讀者免費開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襤褸的民工小心翼翼進來了,無人阻攔。于是他們便堂而皇之地在館內讀書、看報。有讀者對此表示不滿,向館長抱怨說:"圖書館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入閱讀,就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館長回答說: "我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
此事被發(fā)在微博上,頓時觸動了社會的神經,引發(fā)人們對人文精神的關注和思考。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一場圖書館辦館理念的大討論由此引發(fā)。
公共圖書館一向更愿意向體面的文化人敞開,常在門口凜然告示:"衣衫不整,拒絕入內"!把讀者分成三六九等,拒絕部分人進入。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該館館長希望圖書館成為"每一個讀者的天堂","無論任何人,只有走進了圖書館,在知識面前都有著同等的權利,不得有高低貴賤之分".為此,該館在全國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費閱讀制度,任何人進館借閱書籍都不需要證件和費用,以體現(xiàn)人道、人文的公共圖書館辦館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務。
對于圖書館免費開放可能帶來的問題,該館有關負責人感觸頗深,自圖書館實行零門檻后,我們不僅沒有感到壓力增加,反而感覺開放的時間越長,不尊重這種權利的讀者越少。我們和讀者都被這種和諧的環(huán)境所改變,至于進館要先洗洗手,館內并沒有硬性規(guī)定,耳濡目染的時間長了,誰都會自覺地先洗手,然后再閱讀。
"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是文學大師、曾擔任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的博爾赫斯的一句名言。該圖書館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費開放,不啻于一輪明亮的太陽,讓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溫暖的同時,也凈化了我們的心靈。
摘編自《中國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報》(2012年5月10日)
(1) 從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5分)
(2) 我們處理人際關系有何啟示?(5分)
(1)答案要點: 1、自由平等觀念是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重要內容。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觀念比較為核心的內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觀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觀念。雖然法律是約束人們的行為的規(guī)范,但并不意味著 對人們的限制于取消。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權力的時候,都必須尊重他人的自由。材料中,提出意見者在享受進入圖書館的權利時,也應尊重他人行使該項權利的自由。
2、 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理想奠定了現(xiàn)實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基礎。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依照法律規(guī)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權利,不承認有任何享有特權的公民。公民在使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對于任何公民,不論其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財產狀況、社會地位等有何差別,都要給予平等對待,保證每個公民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因此,無論是拾荒者、乞丐,其進入圖書館的權利都平等的受到法律保護,不能區(qū)別對待。
3、 要樹立正確的法律權利與義務觀念,懂得如何適當行使法律權利。法律權利以為這人們可以依法作為或不作一定行為。無論履行權利還是承擔義務都有明確的法定界限。二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補關系。材料中正事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自由平等。乞丐或拾荒者平等地被對待進入圖書館,館長沒有權利阻止其進入,而反對其進入的人也有權利離開圖書館,放棄其已經享有的權利,這是對權利義務一一對應的集中體現(xiàn)。
試題分析:題目材料出自國內一件真實事件。杭州市圖書館就開始實行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圖書館對這些特殊讀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凈再閱讀。這一舉措推行以來,一直引起一些讀者的不滿。但圖書館堅持自己的原則。改革開放發(fā)展到今天,伴隨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立,公民意識和社會普遍的法律意識逐步提升,權利這個字眼逐步進入每個人的觀念之中。本題立足當下,緊密結合法律基礎知識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基本知識,運用知識點對材料進行提取分析,考察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法律術語的準確表達。
(2)答案解析 答:材料中體現(xiàn)了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也凸顯了營造和諧社會環(huán)境的必要性。人與人和諧相處要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平等原則。平等待人,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前提,與人交往應一視同仁,不因社會地位等原因而有所區(qū)別對待,要尊重他人。第二、寬容原則。寬容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必不可少的條件。人與人之間應寬容以待,和諧共存。這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要求。材料中恰好體現(xiàn)了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理念和價值觀。
試題分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念是個?汲P碌目键c。結合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中人生觀知識點科學對待人生環(huán)境,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道德觀中的團結友善,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等知識點均是本題所考范圍。建議考生在復習過程當中,應當樹立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視角,將思想道德修養(yǎng)框架下熟練掌握核心考點并結合實際,能夠分析實際問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5
2013.01
2013年考研政治真題史綱部分四大特點 2013年考研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已經結束,通過對試題的分析......
05
2013.01
2013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部分考試考查分析 跨考教育 政治教研室 "思修和法基"部分作為考研20......
05
2013.01
2013年考研政治毛中特單項選擇題解析 跨考教育 政治教研室 李先靈 關于2013年思想政治理論試......
05
2013.01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
05
2013.01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共考了24分! “凑招麓缶V規(guī)定,考查24分,這24分當中,馬克思主義......
05
2013.01
注:此試題答案來源于考研網友,僅供參考! 網友版一: 1有一幅對聯(lián):存在方式 2 一位機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