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史綱里需要留心的詞
考研政治史綱里有驚天動地的英雄人物,有震撼古今的歷史事變,有絕無僅有的中國特色……考研政治里史綱部分的考察自然少不了對這些的考察。教材里總是會用一些諸如“比較”、“高潮”、“關鍵”、“根本”等突出的字眼來表達這些人或事的尊崇。留心這些詞將會為我們考研省了不少力氣。下面就與大家一同分享這些重要詞語所表示的重要知識點。
(一) 史綱里的各種“比較”
孫中山創(chuàng)立革命團體興中會,喊出來“振興中華”的時代比較強音。
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舊式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比較高峰。
對洋務運動指導思想比較先做出比較完整表述的是馮桂芬!缎_搹]抗議》中體現(xiàn)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即“中體西用”。
上海江南制造總局(1865年,曾國藩支持、李鴻章籌辦),是當時國內比較大的兵工廠;
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福州,附設有船政學堂),是當時國內比較大的造船廠;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鐵路干線收歸國有。”借國有名義把鐵路權利賣給帝國主義,激起了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四省的保路風潮,其中以四川比較烈。
(二)史綱里的各種“高”
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瓜分和爭奪的圖謀,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達到高潮。
武昌起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開了清王朝統(tǒng)治的缺口。
1925年5月,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高潮。
1935年一二.九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三)史綱里的“關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四)史綱里的“根本”
列強不能瓜分和滅亡中國,根本原因在于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
1840年到1919年間,歷次反侵略斗爭都已失敗告終,其根本原因是社會制度的腐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漢字一向講究用字的謹慎性,能夠稱得上“比較”、“關鍵”、“根本”的一定是史綱里的“大牌”。所以小伙伴們一定要把他們“get”起來,等待他們出現(xiàn)在考研政治的試卷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4
2016.06
如何提高學習考研政治的興趣 考研政治歷來不是大家的關注點特別是在基礎階段時。很多同學根本......
04
2016.06
2017年考研政治基礎階段史綱第五章核心筆記 第五章開啟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相互內斗的歷史。......
04
2016.06
2017年考研政治基礎階段史綱第四章核心筆記 近代史綱要的主角重要開始登場,中國共產(chǎn)黨從誕生......
04
2016.06
2017年考研政治基礎階段史綱第三章核心筆記 史綱的第三章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后一個章節(jié),之......
04
2016.06
2017年考研政治模擬題和真題的兩難選擇 在考研政治復習過程中,針對模擬題和真題,會不知道如......
04
2016.06
2017年考研政治黨的21次重要會議總結 有的小伙伴在復習政治的時候經(jīng)常被黨的會議弄暈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