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成人_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_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_人妻少妇88久久中文字幕_我们每天将为您更新黃色三級三級三級免费看

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8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近現代土地政策全歸納

來源:新東方在線 時間:2017-02-11 10:32:44

  2018考研政治史綱必背之近現代土地政策全歸納:

  1、《天朝田畝制度》

  《天朝田畝制度》是比較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它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將土地按畝產高低劃分為9等,好壞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歲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數量相同的土地,不滿16歲的減半。《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農、副業(yè)產品的生產與分配,都以農村政權的基層組織“兩”來實行管理,每25戶為l“兩”。

  《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是起義農民提出的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

  第一,《天朝田畝制度》的主張,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現了廣大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愿望,是對以往農民戰(zhàn)爭中“均貧富”、“等貴賤”和“均平”、“均田”思想的發(fā)展和超越,具有進步意義。

  第二,它并沒有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它所描繪的理想天國,仍然是閉塞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小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同時又是一個沒有商品交換的和絕對平均的社會。這種社會理想,具有不切實際的空想的性質。而且,《天朝田畝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軍占領地區(qū)也并未付諸實施。

  2、《民報》發(fā)刊詞

  1905年11月,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后被稱為三民主義。

  民生主義即社會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權”,也就是核定全國土地的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屬原主;革命后的增價,則歸國家,為國民共享。國家還可按原定地價收買地主的土地。革命派試圖探討一種一勞永逸的辦法,既使中國富強,又避免產生貧富懸殊的現象,避免社會危機。但是,“平均地權”并非將土地所有權分給農民,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難以成為發(fā)動廣大工農群眾的理論武器。

  3、國民黨一大宣言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同時主張國內備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和“節(jié)制資本”兩大原則(后來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并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

  4、《井岡山土地法》和《興國土地法》

  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由于缺乏經驗,這個土地法關于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買賣等方面的規(guī)定,并不適合中國農村的實際。

  1929年4月,毛澤東在興國主持制定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5、《五四指示》和《中國土地法大綱》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其基本內容是要堅決地支持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采取各種適當方法,使地主階級剝削農民而占有的土地轉移到農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農參加運動,絕不可侵犯中農土地;一般不變動富農土地,對富農和地主有所區(qū)別;不可將農村中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方法,運用于城市中反對工商業(yè)資產階級的斗爭。這就將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yōu)閷嵭?ldquo;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志著解放區(qū)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削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系、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這是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重要改變。在此之后,通過開展清算斗爭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區(qū)即有2/3的地區(qū)基本上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

  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和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guī)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xiāng)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xiāng)村農會接收”,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區(qū)進行土改!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guī)定了這次土改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yè)化開辟道路。土改中對待富農的政策,由解放戰(zhàn)爭時期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yōu)楸4娓晦r經濟的政策。這次土改使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包括老解放區(qū)農民在內)無償地獲得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其他生產資料,占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民群眾獲得了翻身解放。這次土地改革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規(guī)模比較大,也是歷次土改運動中進行得比較好的一次。

  7、《關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決議》

  中共中央在1953年12月通過的《關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決議》總結互助合作運動的經驗,概括提出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的幾種過渡性經濟組織形式。

  第一是互助組,這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

  第二是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農具私有的基礎上土地入股、統(tǒng)一經營,有較多的公共財產,實行土地分紅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原則,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

  第三是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將土地及其他主要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統(tǒng)一經營、集體勞動,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這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

  8、《關于加快農業(yè)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決定》

  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加快農業(yè)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要保障基層干部和農民因時因地制宜的自主權,發(fā)揮其主動性。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動下,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各地逐漸推廣開來。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yè)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1

2017.02

2018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近代中國兩次論戰(zhàn)比較

  2018考研政治史綱必背之近代中國兩次論戰(zhàn)比較:  論戰(zhàn)雙方  1.維新派的變法維新活動引起封建守......

11

2017.02

2018考研政治最全史綱知識點整理

  吃飯的間隙,午休醒來的間隙,看廣告的間隙,一不小心,考研政治近代史綱就全都記住啦。  一、五......

11

2017.02

2018考研政治:史綱必背六大考點

  2018考研政治史綱必背六大考點:  1、建黨95周年紀念講話必背要點  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