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考寫作在MBA考試中的比重還是很需要被重視的,在備考過程中,很多同學無法架起事例與結論之間的橋梁,導致因果關系不明確,因此,小編為各位MBA考生準備了一些關于寫作方面的指導建議,希望這道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和提高。
一.正反對比法:這種方法有兩種情況:—是只舉—個例子,這個例子里面含有正反兩種因素,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二是擺出一正一反兩個例子,同時還要對它們作進一步分析。
范例:
孫臏與龐涓同出于鬼谷子門下。他們二人可說是精于謀略,都是的人才。但是當孫臏來到龐涓任職的魏國時,龐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內心狠毒,多次向魏王進讒言,以致孫臏被挖去膝蓋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轉到另外一個方面,齊王聽說孫臏之才,不惜費盡心力,將孫臏請到齊國,委以重任.齊軍終于有了馬陵道之勝。
修改:
同是孫臏,為何落得兩種境遇呢?就是因為他效勞子優(yōu)劣不同的兩個統(tǒng)治集團。在魏國,龐涓只為私利,妒賢嫉能,魏王昏庸,偏聽偏信,而且缺乏識別千里馬的伯樂眼光。試想孫臏在這么一個集體中,如何施展大志呢?然而,又出現(xiàn)“而”了,又轉向另一面了。而齊王任賢用能,身邊的臣子也不像龐涓那樣謀私,因而上下齊心,孫臏在此,可說計出即行,正得以充分發(fā)揮作用,可見,好集體不會埋沒人才。
解析:
范例是單一的例子,經(jīng)修改,多了對比性分析,兩者相比,很明顯,后者多了分析,說服力更強了?忌⒁,論說文,論說文,何謂論,這就是論。
二.辯證分析法:就是我們在看待人和事的時候,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有可能是全面的、正確的。
范例:
宋國有個富人,大雨把他家的墻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么說,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直看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
我相信,無論是誰,遇到這樣的事情,反應一定會和前面的富人一樣,首先懷疑的是自己家以外的所有人。
解析:
考生在轉述了寓言故事后,武斷地指出“我相信,無論是誰,遇到這樣的事情,反應一定會和前面的富人一樣,首先懷疑的是自己家以外的所有人。”這話說得“過了頭,”因為并不是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持“智子疑鄰”式的思維方法?忌洼斣诹诉@句“過頭話”上。“過頭話”導致了觀點的偏頗。“過頭話”,即說理化,持論片面性。那么怎樣解決此類問題呢?以下舉例分析:
范例2:
貪從何來?康德說:“貪是人類內心對外界事物無止境的欲望。”一個“無止境”,道出了貪者的心理源頭。對某些事物的追求,是人們正常的內心需要,正如饑餓者渴望能夠飽餐一頓,貧窮者渴望得到一筆財富一樣,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個饑餓者在享受一頓美餐之后,還想要一座銀山,貧窮者在得到一筆財富之后,還想要一座金山,這便是“貪”了,因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變成無休止的奢望了。
不要小看這種欲望,它包羅萬象,名目繁多:有人貪色,有人貪酒……凡是沾上這種習氣的,小則毀了自己,大則禍國殃民,貽害無窮.古往今來,這方面的例子舉不勝舉,唐后主李煜,貪戀絕色佳人,最終落得“垂淚對宮娥”、“北面為臣虜”的可悲結局。
解析:
這段議論,緊密圍繞一個“貪”寧,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性,析因論果,深入發(fā)掘“貪”字的思想根源,揭示“貪”寧對個人和社會的惡劣影響,議論周嚴而富有警世作用。
想要報考MBA的同學可登陸育路MBA院校庫(http://m.yong-jie.cn/mba/school/)查詢招生信息,并且可測試提前面試錄取幾率,也可添加老師微信(xyy558609)直接咨詢。
相關推薦: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