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分析與評價考點分析4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1-04
2、市場預測★★★
1)預測基礎——市場調查基礎
2)預測過程(預測程序):輸入、處理、輸出的動態(tài)反饋過程。全過程可分為7個主要步驟和一個反饋過程
市場預測是根據(jù)市場調查得到的一系列數(shù)據(jù)包括當前數(shù)據(jù)和歷史數(shù)據(jù)),采用適當方法預測一定期限(一般預測5-10年)的產品供需狀況。
3)供需預測:
①應考慮的因素(6條)
A、 國家及經(jīng)濟影響因素:國民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對項目產品供需的影響
B、 產品影響因素:相關產業(yè)產品和上下游產品的情況及其變化,以及對項目產品供需的影響。
產品結構變化,產品升級換代情況,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和新的替代產品
項目產品在生命周期所處階段(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對供需的影響
C、 不同地區(qū)和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消費方式及其變化,以及對項目產品供需的影響
D、 涉及進出口的項目產品,應考慮國際政治經(jīng)濟條件及貿易政策變化對供需的影響。
②內容: 國內市場的需求預測是預測需求潛量和銷售潛量
國際市場預測難度較大,一般多進行產品出口和進口替代分析。涉及國外教高水平的競爭對手綜合反映項目生命力
步驟:通過供應預測和需求預測以及供需平衡分析來預測未來的市場容量、分析項目產品可能占有的市場份額
A、供應預測:國內市場總供給量,含現(xiàn)有、在建、擬建;國際市場可供給量、可進口量。還要預測項目產品目標市場的供給量。
B、需求預測:國內市場總需求量,含現(xiàn)有、在建、擬建,國際市場需求量;可出口量。還要需冊項目產品目標市場的需求量。預測期盡可能包括項目計算期年份,一般最低要求預測期限為今后5年和10年。
C、供需平衡分析:供需平衡狀況,以及可能導致供需失衡的因素和波及范圍。不僅應分析全社會的,還應分析項目初步擬定的目標市場的供需平衡狀況,分析項目可能占有的市場份額。反之,通過供需平衡分析又幫助選擇目標市場。
2)預測方法——定量預測、定性預測、組合預測(P15【表2-2記憶】(容易出題)(實務第三章)
組合預測:采用2種以上不同預測方法的預測。①幾種定量方法的組合;②幾種定性方法的組合;③定性與定量方法的組合。
2、價格預測:產品價格失計算項目收入的基礎,也是影響項目效益的關鍵因素。價格的預測和確定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種的可行姓研究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項目效益估計的準確姓和評價結論的可靠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需考慮的因素:國內外市場的供需狀況,價格的變動趨勢,所處地域對價格的影響,該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新技術、新材料產品和新的替代產品的出現(xiàn),國內外稅費、利率、匯率的變化、非貿易壁壘對價格的影響,生活水平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某些因素導致生產成本的變化以及經(jīng)濟政策的變化等。
2)價格預測的要求:①穩(wěn)妥原則、②供求關系失價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及諸多因素對供求關系的影響、③充分考慮WTO的影響,注意結合國際市場價格進行預測、④注意出廠價格與市場價格(目標市場價格)、離岸價格的關系、⑤盡可能提高收集數(shù)據(jù)的可信度,采用適宜的價格預測方法以提高預測結果的可靠性。
3)價格預測方法:回歸法、比價法、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價格不完全取決于市場,也有的直接由政府定價,應根據(jù)政府的價格政策,消費者的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進行預測。
3、主要投入品的供應分析——分析內容、要求和預測方法可以比照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