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國家實施貿易政策措施(4)
來源:中大網(wǎng)校發(fā)布時間:2012-12-22 15:09:36
。ㄊ┓顷P稅措施種類
(1)主要非關稅措施的概念和內容:
1.進口配額制。進口配額制又稱進口限制,是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shù)量或金額加以直接的限制。進口配額制主要有以下兩種:
、俳^對配額。它是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shù)量或金額規(guī)定一個最高額數(shù),達到金額數(shù)便不準進口。絕對配額又有兩種:全球配額和國別配額,其中國別配額又可以分為自主配額和協(xié)議配額。
、陉P稅配額。關稅配額是對商品進口的絕對額不加限制,而對在一定時期內,在規(guī)定配額以內的進口商品,給予低稅。減稅或免稅待遇;對超過配額的進口商品則征收較高的關稅,或征收附加稅或罰款。
關稅配額按商品進口的來源,可分為全球性關稅配額和國別關稅配額;按征收關稅的目的,可分為優(yōu)惠性關稅配額和非優(yōu)惠性關稅配額。
2.“自動”出口配額制。
“自動”出口配額制又稱“自動”限制出口,也是一種限制進口的手段。所謂“自動”出口配額是出口國家或地區(qū)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自動”規(guī)定某一時期內某些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自動”出口配額制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非協(xié)定的“自動”出口配額和協(xié)定的“自動”出口配額。
3.進口許可證制。進口許可證指進口國家規(guī)定某些商品進口必須事先領取許可證,才可進口,否則一律不準進口。
從進口許可證與進口配額的關系上看,進口許可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有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另一種為無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即進口許可證與進口配額相結合。
從進口商品有無限制上看,進口許可證又可分為公開一般許可證和特種進口許可證。
4.外匯管制。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實行限制來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價的一種制度。
外匯管制的方式較為復雜,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贁(shù)量性外匯管制;②成本性外匯管制;③混合性外匯管制。
5.進口和出口國家壟斷。進口和出口國家壟斷是指在對外貿易中,對某些或全部商品的進出口規(guī)定由國家機構直接經(jīng)營,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進口或出口的專營權給予某些壟斷組織。發(fā)達國家的進出口壟斷主要集中在三類商品上:煙酒。農產品和武器。
6.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它是指國家制定法令,規(guī)定政府機構在采購時要優(yōu)先購買本國產品的做法。
7.國內稅。國內稅是指在一國的國境內,對生產。銷售。使用或消費的商品所應支付的捐稅,一些國家往往采取國內稅制度直接或間接地限制某些商品進口。這是一種比關稅更靈活。更易于偽裝的貿易政策手段。
8.進口最低限價和禁止進口。
進口最低限價指規(guī)定某種進口商品的最低價格,凡進口價低于最低價則征收進口附加稅。
禁止進口指當一些國家感到實行進口數(shù)量限制已不能走出經(jīng)濟與貿易困境時,往往頒布法令,禁止這些商品的進口。
9.進口押金制。進口押金制又稱進口存款制。在這種制度下,進口商在進口商品時,必須預先按進口金額的一定比率和規(guī)定的時間,在指定的銀行無息存入一筆現(xiàn)金,才能進口。
10.專斷的海關估價制。海關為了征收關稅,確定進口商品價格的制度為海關估價制。《海關估價協(xié)議》規(guī)定了下列6種不同的依次采用的估價方法:①進口商品的成交價格;②相同商品成交價格;③類似商品的成交價格;④倒扣法;⑤計算價格法;⑥合理辦法
11.進口商品征稅的歸類。
進口商品的稅額在海關稅率已定的情況下,除取決于海關估價外,還取決于征稅產品的分類。進口商品的具體稅號須在海關現(xiàn)場決定,這就增加了進口商品的稅收負擔和不確定性。
12.技術性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為了限制進口所規(guī)定的復雜苛刻的技術標準。衛(wèi)生檢疫規(guī)定以及商品包裝和標簽,這些標準和規(guī)定往往以維護生產。消費者安全和人民健康的理由而制定。
。2)自動限制出口協(xié)定的主要規(guī)定:“自動”出口配額制又稱“自動”限制出口,也是一種限制進口的手段。所謂“自動”出口配額是出口國家或地區(qū)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自動”規(guī)定某一時期內某些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自動”出口配額制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非協(xié)定的“自動”出口配額和協(xié)定的“自動”出口配額。
。3)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海關估價協(xié)議》的主要內容
關稅最基本的種類是從價稅(例如,進口產品價值的20%)或從量稅(例如,每公斤或每升2美元)。對于某些商品,還征收復合或混合稅,既按從價稅又按從量稅征收(例如:價值的10%十每公斤2美元)。
除了少數(shù)例外情況,大多數(shù)國家按照從價稅的方式課征關稅。各國政府更傾向于征收從價稅,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從價稅是按照貨物的價值計算的,而從量稅是按照貨物的體積或重量計算的,使用從價稅可以較容易地估算出應得多少財政收人。第二,由于從價稅對低價產品所課征的關稅額,低于對高價產品的關稅額,從價稅比從量稅更公平一些。例如,從量稅為1升/2美元,對于價值2美元一瓶的廉價酒來說,稅率為100%;而對于價值20美元一瓶的高價酒而言,只相當于10%的稅率。10%的從價稅對于較廉價的酒的稅賦為0.2美元,較昂貴的酒的稅賦為2美元。第三,在國際關稅減讓談判當中,以從價稅為基礎容易比較各國的關稅水平及談判關稅減讓。但是,按從價稅征收的關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何種方法確定應稅的完稅價格。因而,假如海關確定完稅貨物價值為1000美元,那么,按照10%的從價稅就得征收100美元的關稅。海關如果確定完稅價格為1200美元,那么,進口商就不得不為同一商品交納120美元的進口關稅。如果海關不以發(fā)票上列明的價格作為確定價值的依據(jù),而采取其他方式,那么,關稅減讓對貿易產生的好處就會大打折扣。因此,為了確保進口商應納關稅不高于進口方關稅減讓表中所確定的正常關稅水平,因此,確立對貨物進行估價的規(guī)則,便顯得至關重要。此,確立對貨物進行估價的規(guī)則,便顯得至關重要。此,確立對貨物進行估價的規(guī)則,便顯得至關重要。此,確立對貨物進行估價的規(guī)則,便顯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