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血壓
1.動脈血壓的形成動脈血壓形成的基本因素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充盈和心臟射血,影響因素為外周阻力對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來說,主動脈平均動脈壓的高低與總的外周阻力大小成正比。
2.動脈血壓、收縮壓、舒張壓
動脈血壓 | 指動脈血管內(nèi)血液對管壁的壓強(qiáng) |
收縮壓 | 心室收縮時,主動脈壓急劇升高,在收縮中期達(dá)比較高值,這時的動脈壓稱收縮壓 |
舒張壓 | 心室舒張時,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達(dá)比較低值,稱舒張壓 |
脈壓(脈搏壓) | =收縮壓一舒張壓 |
平均動脈壓 | =舒張壓+1/3脈壓差。指一個心動周期中每一瞬間的動脈血壓平均值 |
正常值 | 健康青年人:收縮壓100—120mmHg,舒張壓60~80mmHg,脈搏壓30—40mmHg |
【倒45】1997N07A在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中,基本相同的是
A.收縮壓
B.舒張壓
C.脈壓
D.外周阻力
E.心輸出量
3.動脈血壓變化的特點
動脈血壓與年齡、性別、個體差異有關(guān)。
一般說來,年齡越大,血壓越高,至60歲收縮壓可達(dá)l40mmHg左右。
當(dāng)血液從主動脈流向外周時,因不斷克服血管對血流的阻力而消耗能量,血壓逐漸降低。在各段血管中,血壓降落的幅度以微動脈比較顯著。故動脈舒張壓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例46】1999N08A關(guān)于動脈血壓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心室收縮時,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cè)壓稱為收縮壓
B.平均動脈血壓是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平均值
C.動脈血壓偏正常水平愈遠(yuǎn),壓力感受器糾正異常血壓的能力愈強(qiáng)
D.其他因素不變時,心率加快使脈搏壓增大
E.男、女性的動脈血壓均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
【例47】2002N06A動脈舒張壓的高低主要反映
A.每搏輸出量的多少
B.外周阻力的大小
C.大動脈彈性的好壞
D.心臟泵血功能的好壞
E.血管充盈的程度
A.心臟搏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動脈順應(yīng)性
E.循環(huán)血量
【例48】2005N01078一般情況下,動脈收縮壓主要反映
【例49】2005N01088一般情況下,動脈舒張壓主要反映
【例50】1999N09A生理情況下,下列哪一項對收縮壓的影響比較大?
A.心率的變化
B.心輸出量的變化
C.外周阻力的變化
D.循環(huán)血量的變化
E.大動脈管壁彈性的變化
注意:對收縮壓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應(yīng)該是每搏輸出量,而不是心輸出量,因為心輸出量還得考慮心率因素的影響,因此答案B并不嚴(yán)謹(jǐn)。
【例51】1998N08A關(guān)于動脈血壓形成的機(jī)理,以下哪一項是錯誤的?
A.與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兩個因素都有關(guān)
B.心室收縮時可釋放動能和勢能
C.在每個心動周期中,心室內(nèi)壓和主動脈壓的變化幅度相同
D.一般情況下,左心室每次收縮,向主動脈射出60ral~80ml血液
E.左心室射血是間斷的,動脈血流是連續(xù)的
【例52】2000N06A安靜臥位時,下列哪一項前后兩個部位的血壓差比較大?
A.升主動脈和橈動脈
B.大隱靜脈和右心房
c.股動脈和股靜脈
D.肺動脈和左心房
E.毛細(xì)血管的動脈端和靜脈端
注意:①血液流經(jīng)任何血管都有血壓降落,幅度以微動脈比較顯著,故經(jīng)過微動脈、且流程比較遠(yuǎn)者血壓差比較大。
②對收縮壓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是每搏輸出量;
③對舒張壓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是外周血管阻力。
4.影晌動脈壓的因素
以下變化均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
心臟每搏量 | 每搏量↑→收縮壓↑→脈壓↑ (舒張壓升高不明顯) |
心率 | 心 率↑→舒張壓↑→脈壓↑ (收縮壓升高不明顯) |
外周血管阻力 | 外周阻力↑→舒張壓↑→脈壓↑ (收縮壓升高不明顯) |
主動脈和大動脈的順應(yīng)性 | 老年人動脈硬化→大動脈彈性貯器作用↓→血壓波動大,脈壓↓ |
循環(huán)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 失血時→循環(huán)血量↓→動脈壓↓ |
【例53】2000N05A每搏輸出量和外周阻力不變時,心率降低可引起下列哪一項增加?
A.動脈收縮壓
B.動脈舒張壓
C.平均動脈壓
D.動脈脈搏壓
E.心輸出量
【例54】2001N09A心率減慢(其他影響血壓的因素不變)時,將增加的是
A.動脈舒張壓
B.動脈收縮壓
C.平均動脈壓
D.心輸出量
E.動脈脈搏壓
A.收縮壓升高
B.舒張壓升高
C.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幅度相同
D.收縮壓降低舒張壓升高
E.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
【例55】1996N0958外周阻力和心率不變而每搏輸出量增大時,動脈血壓的主要變化是
【例56】1996N0968每搏輸出量和外周阻力不變而心率加快時,動脈血壓的主要變化是
A.左心室等容收縮期延長
B.動脈舒張壓升高
C.兩者都有
D.兩者都無
【例57】2001N0119C全身小動脈阻力增高時
【例58】2001N0120C心動周期縮短時
A.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增高
B.動脈舒張壓增高
C.兩者都有
D.兩者都無
【例59】2000N0117C心室收縮力降低時
【例60】2000N0118C心率增快時
A.動脈血壓升高
B.中心靜脈壓降低
C.兩者都有
D.兩者都無
【例61】1999N0117C心臟射血能力增加時
【例62】1999N0118C外周小動脈收縮時
A.動脈血壓升高
B.中心靜脈壓降低
C.兩者都有
D.兩者都無
【例63】1994N0121C血量增加可引起
【例64】1994N0122C心臟射血能力增強(qiáng)時
【例65】1993N04A心輸出量增加或外周阻力減小對動脈血壓的影響是
A.前者會使收縮壓升高,后者會使舒張壓降低
B.前者會使舒張壓升高,但不影響收縮壓;后者會使舒張壓降低,但不影響收縮壓
C.脈搏壓降低
D.平均動脈壓升高
E.以上都不對注意:對收縮壓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應(yīng)該是每搏輸出量,而不是心輸出量,因為心輸出量還得考慮心率因素的影響,因此本題也不嚴(yán)謹(jǐn)。
5.動脈脈搏
(1)動脈脈搏的波形是指用脈搏描記儀記錄的淺表動脈的脈搏波形。
上升支——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動脈血壓迅速上升,管壁擴(kuò)張,形成上升支。
射血阻力大、心輸出量少、射血速度慢,則上升支斜率小、幅度低。
射血阻力小、心輸出量大、射血速度快,則上升支較陡、幅度較大。
下降支——心室射血后期,射血速度減慢,動脈血壓逐漸降低,形成下降支。
降中峽是指下降支上的一個切跡,發(fā)生在主動脈瓣關(guān)閉的瞬間。
(2)動脈脈搏的傳播速度動脈管壁順應(yīng)性越大,脈搏波的傳播速度越慢。
主動脈3-5m/s,大動脈7~10m/s,小動脈l5—35m/s,毛細(xì)血管為0。
結(jié)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zé)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