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一、單項選擇題 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比較符合題意的。
1.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進行(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經(jīng)濟侵略
B.文化侵略
C.軍事侵略
D.宗教滲透
2.規(guī)定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的不平等條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3.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美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7)()
A.《南京條約》
B.《五口通商章程》
C.《望廈條約》
D.《黃埔條約》
4.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的不平等條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辛丑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南京條約》
5.放火燒毀了凝聚著中華民族聰明才智和偉大創(chuàng)造的皇家園林中的“萬園之園”的侵略者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9)()
A.八國聯(lián)軍
B.英軍
C.英法聯(lián)軍
D.法軍
6.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并“班列六部之前”的不平等條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6)()
A.《辛丑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南京條約》
7. 通過侵華戰(zhàn)爭,列強獲得了在中國領土上駐兵的特權。規(guī)定外國軍隊有權在北京使館區(qū) “留兵駐守”的不平等條約是 (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7)()
A.《辛丑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南京條約》
8. 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不平等條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6)()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9.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義和團與部分清軍與八國聯(lián)軍進行的殊死搏斗
B.太平天國農(nóng)民戰(zhàn)爭后期太平軍曾多次重創(chuàng)外國侵略者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
D.臺灣人民的多次反抗侵略者的戰(zhàn)斗
10.19世紀70至80年代,帝國主義列強從侵占中國周邊鄰國發(fā)展到蠶食中國邊疆地區(qū),使中國陷入“邊疆危機”,其中侵入西藏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65)()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美國
11. 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爭奪和瓜分的圖謀達到高潮是在(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5)()
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
B.中法戰(zhàn)爭以后
C.甲午戰(zhàn)爭以后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以后
12.基督教在中國設立的比較大出版機構(gòu)廣學會發(fā)行的報刊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55)()
A.《中國叢報》
B.《北華捷報》
C.《字林西報》
D.《萬國公報》
13.列強不能滅亡和瓜分中國的比較根本原因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相互制約
B.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
C.帝國主義列強改變了侵略中國的策略
D.西方列強主觀上沒有滅亡和瓜分中國的意圖
14.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5)()
A.林則徐
B.嚴復
C.洪秀全
D.康有為
15.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林則徐
B.嚴復
C.魏源
D.康有為
16.1894年11月喊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時代的比較強音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7)()
A.洪秀全
B.嚴復
C.孫中山
D.康有為
二、多項選擇題 下列每題的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少選、多選、錯選,該題不得分。
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西方列強迫使中國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7)()
A.《江寧條約》
B.《望廈條約》
C.《黃埔條約》
D.《馬關條約》
2.沙皇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了中國大片領土,這些不平等條約有(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璦琿條約》
B.《北京條約》
C.《勘分西北界約記》
D.《改訂伊犁條約》及五個勘界議定書
3.資本—帝國主義列強通過軍事侵略和不平等條約對中國進行政治控制,表現(xiàn)在(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75)()
A.控制中國內(nèi)政
B.操縱中國外交
C.享有領事裁判權、把持中國海關
D.勾結(jié)清政府,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4.1842年,《南京條約》規(guī)定開放的通商口岸城市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廣州、上海
B.廈門
C.福州
D.寧波
5.19世紀70至80年代,帝國主義列強從侵占中國周邊鄰國發(fā)展到蠶食中國邊疆地區(qū),使中國陷入“邊疆危機”,下列行為與英國有關的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65)()
A.入侵云南
B.入侵西藏
C.入侵廣西
D.入侵新疆
6.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的清朝陸海軍將領有(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左寶貴
B.丁汝昌
C.鄧世昌
D.劉步蟾
7.1840至1919年中國人民為反對外來侵略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都失敗了,其原因是(本題難度系數(shù)為0.8)()
A.資本—帝國主義過于強大
B.中國經(jīng)濟技術的落后
C.中國武器落后
D.中國社會制度的****
答案與解題思路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
【解題思路】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進行軍事侵略。它們依仗先進的武器和軍事技術,或者進行武力威脅,或者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或者武裝干涉中國的內(nèi)政,甚至直接出兵鎮(zhèn)壓中國革命。這種軍事侵略是逐步升級的,從騷擾、蠶食中國沿海、邊疆,到割占中國大片領土,甚至企圖瓜分全中國。伴隨軍事侵略而來的是經(jīng)濟掠奪、文化和宗教滲透。
2.【答案】A
【解題思路】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B《馬關條約》規(guī)定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英國通過中英《北京條約》,割去香港島對岸九龍半島南端和昂船洲;D《辛丑條約》簽訂后,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3.【答案】C
【解題思路】這是一道常識題。鴉片戰(zhàn)爭后,美國強迫中國簽訂了《望廈條約》。法國強迫中國簽訂了《黃埔條約》。《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是英國強迫中國簽訂的。所以,答案是C。
4.【答案】B
【解題思路】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去中國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的島嶼和澎湖列島。答案是B。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英國通過中英《北京條約》,割去香港島對岸九龍半島南端和昂船洲;D《辛丑條約》簽訂后,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5.【答案】C
【解題思路】列強在侵華戰(zhàn)爭中公開搶劫中國的財富,肆意破壞中國的文物和古跡。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進入北京城前,首先搶劫和焚燒了清朝皇帝的離宮圓明園。答案是C。
6.【答案】A
【解題思路】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了與外國列強打交道的專門部門。所以,答案是A。
7.【答案】A
【解題思路】通過侵華戰(zhàn)爭,帝國主義列強獲得了在中國領土上駐兵的特權。1901年《辛丑條約》規(guī)定,外國軍隊有權在北京使館區(qū)和北京至大沽、山海關一線包括天津、唐山等12處“留兵駐守”。所以,答案是A。
8.【答案】D
【解題思路】通過《辛丑條約》,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做出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對它們的組織的承諾,并規(guī)定清政府各級官員如對人民反抗斗爭“彈壓懲辦”不力,“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中外反動勢力徹底勾結(jié)在一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9.【答案】C
【解題思路】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時,中國人民即奮起抵抗。1841年5月,英軍在廣州郊區(qū)三元里一帶的淫掠暴行,激起當?shù)剜l(xiāng)民的義憤,“不呼而集者數(shù)萬人”,與英軍展開激烈戰(zhàn)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A、B、D時間較晚。
10.【答案】A
【解題思路】19世紀70至80年代,帝國主義列強從侵占中國周邊鄰國發(fā)展到蠶食中國邊疆地區(qū),使中國陷入“邊疆危機”。英國從印度侵入西藏,又從緬甸入侵云南。法國則從越南侵犯廣西。俄國從中亞入侵新疆。所以,此題答案是A。
11.【答案】C
【解題思路】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爭奪和瓜分的圖謀,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達到高潮。德、俄、英、法、日等國于1898年至1899年競相租借港灣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所以,此題答案是C。
12.【答案】D
【解題思路】這是一道常識題。列強利用教會為帝國主義侵略制造輿論;浇淘谥袊O立的比較大出版機構(gòu)是廣學會,其發(fā)行的報刊是《萬國公報》。所以,答案是D。
13.【答案】B
【解題思路】帝國主義列強不能滅亡和瓜分中國,比較根本的原因,是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中國人民以其不畏****、敢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打擊和教訓了帝國主義者,使它們不敢為所欲為地瓜分中國。A、C不是比較根本的原因,D項不正確。
14.【答案】A
【解題思路】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廣東領導查禁鴉片和進行抗英斗爭時,就組織人翻譯西方書刊。1841年,他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編成《四洲志》一書。答案是A。
15.【答案】C
【解題思路】魏源在1843年1月編成《海國圖志》,在《海國圖志》中,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和科學技術,以期富國強兵,抵御外國侵略,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新風。所以,答案是C。
16.【答案】C
【解題思路】孫中山1894年11月在創(chuàng)立革命團體興中會時指出:“方今強鄰環(huán)列,虎視鷹瞵,久垂涎于中華五金之富,物產(chǎn)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由此,他喊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時代的比較強音。答案是C。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C
【解題思路】1840年,英國發(fā)動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清政府先后與英國簽訂了中英《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與美國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與法國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與俄國簽訂了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所以,答案是A、B、C。答案D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與日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2.【答案】ABCD
【解題思路】俄國利用英、法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機,于1858年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與之簽訂《璦琿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0年,通過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去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4年,強迫清政府簽訂《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去中國西北44萬平方公里領土;1881年,通過《改訂伊犁條約》和5個勘界議定書,割去中國西北7萬多平方公里領土。通過這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俄國共侵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3.【答案】ABCD
【解題思路】為了統(tǒng)治中國,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國政府,操縱中國的內(nèi)政、外交,把中國當權者變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馴服工具。主要表現(xiàn)在:控制中國的內(nèi)政、外交;享有領事裁判權、把持中國海關;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爭;在中國政府中扶植、收買自己的代理人等。答案是A、B、C、D。
4.【答案】ABCD
【解題思路】1842年《南京條約》規(guī)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個港口城市為通商口岸。
5.【答案】AB
【解題思路】19世紀70至80年代,中國陷入“邊疆危機”。英國從印度侵入西藏,又從緬甸入侵云南。法國則從越南侵犯廣西。俄國從中亞入侵新疆。所以,C、D錯誤。答案是A、B。
6.【答案】ABCD
【解題思路】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愛國將士浴血奮戰(zhàn)。左寶貴戰(zhàn)死平壤,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經(jīng)遠艦管帶林永升在黃海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北洋艦隊統(tǒng)帥丁汝昌、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在威海戰(zhàn)斗中為國捐軀。
7.【答案】ABCD
【解題思路】近代中國歷次的反侵略戰(zhàn)爭,都以失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jié)束,究其原因,從中國內(nèi)部因素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制度的****,二是經(jīng)濟技術的落后。D項社會制度的****是更根本的原因;近代中國反侵略戰(zhàn)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綜合實力特別是經(jīng)濟技術和作戰(zhàn)能力的落后,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經(jīng)過工業(yè)革命,經(jīng)濟和技術飛速發(fā)展,封建的中國已被遠遠拋在后面,中外綜合實力差距太大。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9
2011.07
第1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一、單項選擇題 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
19
2011.07
一、單選題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是
A.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19
2011.07
一、單項選擇題
1?一切哲學都是()
A?智慧之學
B?各門科學的總......
19
2011.07
一、單項選擇題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偉大貢獻是()
A?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
......
19
2011.07
一、單項選擇題
1?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的兩大思潮是()
A?實證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
......
19
2011.07
一、單項選擇題
1?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現(xiàn)實依據(jù)是()
A?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