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思修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3.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下有著不同的內涵和特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愛國主義主要表現(xiàn)為致力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tǒng)治,把黑暗的舊中國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國。在現(xiàn)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xiàn)為心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獻身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獻身于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這表明
A.愛國主義是客觀的、具體的
B.愛國主義是歷史的、具體的
C.愛國主義是客觀的、抽象的
D.愛國主義是主觀的、現(xiàn)實的
答案:B【解析】 本題考查思修第二章。愛國主義的四個表現(xiàn)形式第四條愛國主義是具體的、歷史的。按照直接選擇法選擇B,熟記考點。如果間接選擇,用排除法排除。愛國主義是一種意識,所以不可能是客觀的,排除CD。愛國主義可以說是具體的,符合題干不同時期的表現(xiàn),而不能說是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的只強調一個狀態(tài),不體現(xiàn)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排除A。正確答案是B。
14.我國憲法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規(guī)定為一項基本原則。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人權的法律保障包括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護和司法保障。其中,憲法保障是
A.人權保障的前提和基礎
B.人權保障的重要條件
C.人權保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D.人權保障的比較后防線
答案:A【解析】 本題考查思修第八章中國人權,新增考點。其中直接考查憲法保障是人權保障的前提和基礎。A人權保障的比較后防線是司法保障,B人權保障的重要條件是立法保障,C人權保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行政保障。正確答案是D。
二、多選題
30.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繼2011年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之后,2014年又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目標。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的變化體現(xiàn)在
A.法治體系不僅有法律規(guī)范體系,還包括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jiān)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guī)體系
B.法治體系強調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法治體系既要有法律的制定,也要保證法律的落實
D.法治體系不僅僅是靜態(tài)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動態(tài)的法的實現(xiàn)過程
答案:ABCD【解析】 本題考查思修第七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考點。新增考點。法制和法治,一個名詞,一個動詞,法制更強調法律的制定,法治更加側重法律動態(tài)實施的過程。AB是去年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原話,也是今年新大綱新增加的內容。CD強調法律的落實和動態(tài)的實施,課本上沒有的提法,但是符合法治體系的內容。因此ABCD全選。
31.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密不可分。二者之間關系的正確表述是
A.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B.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
C.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具有順序性
D.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具有二重性
答案:ABD【解析】本題考查思修第八章,新增考點權利和義務辯證統(tǒng)一的觀點--相互依存,目的和手段,二重性。C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具有順序性。兩者不具有順序,不存在誰先誰后的問題,不選C。答案選ABD。
三、材料分析題
37.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中華民族歷來有重家風、重家教、守家規(guī)的傳統(tǒng),好家風的事例可謂不勝枚舉。
宋代的司馬光,在給兒子司馬康的家訓--《訓儉示康》中說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檢素為美。"司馬光教育兒子要以檢素為美,不要以奢靡為榮,說的是個人志向,批評的是奢靡風氣,令人信服。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家族后人也都以賢德立身。
清代的鄭板橋,自幼家貧,為官以后生活條件雖然得以改善,但從未將所得俸銀留作自家使用,而是分給親友、鄉(xiāng)鄰、他在一封家信中寫到:"每一念及,真含淚欲落也,汝持俸錢南歸,可挨家比戶,逐一散給。"他還開列了族人及親友、同窗的具體名單,將俸銀全部分完。鄭板橋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直到晚年都沒有改變,在他的周圍產生的廣泛影響,更得到后世的贊賞。
周恩來一向視侄輩為己出,對他們的要求非常嚴格,并約定了十條家規(guī),如不能丟下工作專程進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過時才可以來;進京看望他,一律住招待所,住宿費由他支付;一律到機關食堂排隊就餐;不許動用公車;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說出與自己的關系;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周恩來定下的家規(guī),自己做到了,他的侄輩也做到了。
材料2
家風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源頭。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做人做事態(tài)度、為人處世風格。從一個人的舉手投足到行為處事,能折射出好家風對他的影響,會讓人看到父母長輩在他成長中精心撫育的印記?梢哉f,好家風的傳承過程,同樣也是延續(xù)優(yōu)良文明基因的過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風也要與時俱進,將不利于文明進步不利于社會和諧的因素剝除,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鑒于此,國家通過倡導家風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社會注入暖暖的正能量。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風這個源頭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黨風、政風、民風和社風的形成。
摘編自《光明日報》(2014年3月27日、12月25日、2015年2月18日等)
(1)為什么說"好家風的傳承過程,同樣也是延續(xù)優(yōu)良文明基因的過程"?(3分)
(2)如何讓通過好家風的傳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5分)
【參考答案】
(1)家庭對個人產生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風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的概括,它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傳承道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渠道。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比較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比較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大多數(shù)家庭實際上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家風是一種潛在的力量,弘揚了悠久的民族文化。勤勞守信、儉樸持家、睦鄰友善……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一直都是家風傳承的核心。重視家風培育,就是重視社會風氣建設,就是為社風向好向善打下堅實基礎。樹立端正家風,有利于道德回歸,有利于弘揚正氣,有利于傳承民族文化。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家庭教育抓起、從學校教育抓起、從日常生活抓起,不斷拓寬渠道、豐富載體,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覺培養(yǎng)和踐行良好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家風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內含豐富的道德素質教育和價值觀培育的內容,理應成為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推動其得以踐行的重要載體。
營造良好家風要堅持:第一,增強公民認識。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家風的重要促進作用,因為它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著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第二,加大宣傳力度。要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傳播展示和宣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人民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三,注重普及效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民的價值導向、行為準則和共同追求。
第四,強化各級引領。發(fā)揮重要節(jié)日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的獨特優(yōu)勢,使全體人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弘揚者和踐行者。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