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題
蘇格拉底對哲學的貢獻:蘇格拉底哲學的基本要點是,他在批判自然哲學,特別是在批判阿那克薩戈拉的哲學中得出了目的論,在批判智者學派中得出了道德上的普遍原則,而蘇格拉底哲學的中心內(nèi)容是關于建立道德原則的普遍方法。
一、目的論 在蘇格拉底看來,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種支配的力量,它使萬物稱為如此的樣子,并且是比較好的,這個支配的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一個基本概念,是說明事物“為什么”的原因。在蘇格拉底的哲學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他認為萬物的存在和發(fā)展都追求一種完滿性原則,都是由于一種目的,即趨于完善或好。他認為,整個世界,萬物都具有這樣的目的性。這樣,蘇格拉底就把目的當成了他的世界觀。
用目的論來說明世界,這是蘇格拉底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古希臘哲學正是從蘇格拉底開始,自然哲學中的決定論的宇宙觀,為目的論的宇宙觀所代替。目的論的提出,在于對世界的統(tǒng)一性,事物由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的過程,以及自然中的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等,作出哲學上的解釋。這種解釋力圖克服自然哲學中的機械決定論,宇宙運動的循環(huán)論,和把精神、意識現(xiàn)象統(tǒng)統(tǒng)歸結為物質的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的觀點,同時也力圖克服智者們不重視研究原因,把一切看成是相對的、主觀的、可疑的錯誤觀點,這在認識史上具有一定得理論意義。
蘇格拉底認為,正式由于神的存在和神的力量,才把世界萬物設計的如此之好,如此完滿無缺,并且追求著比較好的目的,從而使世界成為一個有秩序、有意志,并且發(fā)展的愈加完好的統(tǒng)一整體。蘇格拉底的神學目的論思想,直接影響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并對中世紀的哲學和神學,乃至近代的哲學和科學都發(fā)生過不少的影響,是歐洲哲學史上一個源遠流長的重要理論。
二、美德論 蘇格拉底把世界歸為一種善的目的,并且認為這是由神決定的,那么理所當然的結論就是,研究自然對人來說是無意義的,也不會有什么結果,而且,干涉自然地事,就是對神的不敬。這樣,蘇格拉底主張從新的方向來和用新的方法來研究哲學。于是,蘇格拉底提出了這樣的口號“認識你自己”、“自知自己無知”,構成了蘇格拉底哲學的基本主張,同時也標志著古希臘哲學史從自然哲學到人學的轉變。他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了人間。
蘇格拉底還提出“美德就是知識”,這個命題構成了蘇格拉底關于道德問題的基本主張。他認為,有了知識,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夠作出符合善的事情。
蘇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就是知識”的思想,在倫理學史上具有一定得理論意義。他把道德與認識、只是與行為結合起來,這一方面把道德行為知識化和科學化,另一方面又把知識判斷和價值判斷相聯(lián)系,這種從認識論上、從科學上來了解道德本質的做法,是積極的,有啟發(fā)意義的。但是蘇格拉底把道德絕對化和永恒化了,當他完全排斥了道德的具體性、歷史性和現(xiàn)實性時,也就走向了唯心主義。
三、方法論和概念論 蘇格拉底的道德學說確定了道德就是知識的觀點。他認為道德知識和現(xiàn)實無關,也不以個人的感覺和相對的意見為標準。這樣,研究道德的問題,首先就必須改善人的心靈,以便應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去認識真理。因此,在蘇格拉底那里,道德的問題就成了真理的問題,認識論的問題。蘇格拉底由此引出了方法論問題。首先,蘇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種普遍懷疑的方法。“知道自己無知”這個命題就包含了這個思想,即認識從懷疑開始。其次,蘇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種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意見的對立和沖突,從中不斷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比較后達到真理的方法,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精神接生術”中。這個方法就是古希臘哲學史上本來意義的辯證法。蘇格拉底的方法論提出了舍個別求一般的重要問題,從而確定普遍的原則,他認為“一切事物中都有一個共通概念”。
從人類認識發(fā)展史上看,蘇格拉底的方法已經(jīng)觸及到了人類認識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稱為后來的形式邏輯的歸納推論的先聲。他的概念論突出地強調(diào)認識的相對穩(wěn)定性和確定性的原則,對后來的形式多級的定義學說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他的方法論和概念論對于克服智者們中間的某些詭辯論傾向也有一定得意義。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6
2016.12
考研哲學名詞解釋......
16
2016.12
考研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