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質與物質范疇的關系應該是客觀與主觀、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 2.意識與主體是有區(qū)別和聯(lián)系的兩個概念。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主體是指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意識是主體的屬性或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承擔者。沒有意識的機體并非主體。沒有主體的意識也是不存在的。 3.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但不能把物質和運動等同起來。 4.時空與時空觀念不同,時空隨物質運動而轉移,是客觀的。 而時空觀念因人而異,是主觀的,是人們對時空的反映。否認時空存在的絕對性、客觀性,是唯心主義的時空觀,否認時空具體特性的相對性、可變性,是機械唯物主義的時空觀。 5.人腦是意識的器官,不是意識的源泉,也不是意識的產(chǎn)物。 任何意識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錯誤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誕的意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其客觀原型。 6.“存在”是個多義詞,哲學基本問題中與思維相對立的存在,是物質存在,這是正確的說法;另一方面,籠統(tǒng)地講存在,既可以是物質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義的觀點。 7.“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存在”的說法是錯誤的。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8.世界上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例如精神活動。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物質和運動不可分,任何運動都有物質承擔者,精神活動同樣存在物質載體,同時其反映的內容也具有客觀性。 9.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它既不是純精神的,也不是純物質的。 10.人類世界就是精神世界,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人類世界是指人類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人化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統(tǒng)一。它是客觀世界,而不是精神世界。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考研政治哲學第一章易錯知識點總結(二) |
|
閱讀下一篇:2009年考研政治哲學第二章易錯知識點總結(二)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