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考試輔導資料:股指期貨散戶風險管理(三)
來源:網(wǎng)絡 發(fā)布時間:2009-12-19
制度風險
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做空機制、合約期限、T+0、當日無負債制度等與證券交易有著本質(zhì)差別。
A.當趨勢把握正確時,做股票肯定贏利但股指期貨則不一定。每日無負債制度規(guī)定每天交易結束后,都要以當日收盤價為基礎進行結算,盈虧要即時劃轉。當市場出現(xiàn)單邊市(如漲停)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有權提高保證金比例。散戶由于資金有限,如果像做股票那樣滿倉操作或順勢加倉,很容易因持倉比例不合理而立刻出現(xiàn)保證金不足。一旦不能在下一交易日開盤前及時補足保證金,就會遭遇強行減倉或平倉風險。如果股指期貨走勢即將變盤,可是變盤之前就面臨到期,所有未平倉合約必須按期進行現(xiàn)金交割,即使做對了趨勢也可能眼睜睜“犧牲在解放前夕”。
B.當趨勢判斷錯誤時,做股票虧而不死但股指期貨則可能血本無歸。如市場連續(xù)下跌,股民中90%寧肯套牢也不愿止損。由于股市長看好,即使熊途漫漫,只要股票不退市,下一輪牛市來臨仍有望贏利。然而,期貨合約存在各自的生命周期,到合約最后交易日必須平倉交割。如果走勢不能逆轉,不愿認輸也唯一只能在合約最后到期日之前平倉,同時開倉遠期合約爭取套利。決不可幻想長線持有而輪回“解套”。
C.股市中漲停板、跌停板分別帶給持倉者10%的收益和10%的虧損。而股指期貨當遭遇保證金增加或交割日臨近時,如果盤中指數(shù)達到漲停板,則持有空頭的投資者可能面臨無法買入平倉的局面;如果達到跌停板,則持有多頭的投資者可能面臨無法賣出平倉的局面;此時因無法平倉而損失將進一步擴大,超過10%。
凡此均證明對于股指期貨的趨勢交易,理解吃透制度往往比趨勢判斷更重要。
期貨從業(yè)資格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94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