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考點重點筆記(5)
來源:網(wǎng)絡發(fā)布時間:2010-03-11
學習動機及其培養(yǎng)
1、學習動機的實質及其作用
1.1學習動機的涵義
動機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有三種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動機會促使人產(chǎn)生某種活動,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動機的作用下,人的行為將指向某一目標,三是強化功能,即當活動產(chǎn)生以后,動機可以維持和調整活動。學習動機是激發(fā)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tài)。
1.2學習需要與內驅力
學習需要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學校情境中的學習驅力由以下三個方面組成:⑴認知內驅力⑵自我提高的內驅力⑶交往內驅力(附屬內驅力)。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到了兒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屬內驅力的強度有所減弱,而到了青少年期,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
1.3學習期待與誘因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它是構成學習動機結構的另一個基本要素。
誘因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學習期待是靜態(tài)的,誘因是動態(tài)的,它將靜態(tài)的期待轉換成為目標,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
1.5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的關系
學習需要是個體從事學習活動的最根本動力,在學習動機中占主導地位。
1.6學習動機的種類
高尚的、正確的動機與低級的、錯誤的動機。
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1.7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⑴學習動機的多元性⑵學習動機的間接性⑶學習動機的社會性⑷學習動機的職業(yè)化。
1.8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并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間往往以學習行為為中介。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卻不是決定學習活動的唯一條件。
2、學習動機的理論觀點
2.1學習動機的5個理論:
⑴強化動機理論⑵成就動機理論⑶成敗歸因理論⑷自我實現(xiàn)理論⑸自我效能感理論。
3、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是指在一定教學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tài)變?yōu)榛顒訝顟B(tài),形成學習的積極性。方法包括:⑴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⑵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⑶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⑷利用爭強好勝心理,妥善組織學習競賽。⑸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