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三級模擬題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fā)布時間:2011-03-11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tǒng)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的課程,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教程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的重點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16、( )是幼兒的主導活動。
(A)游戲
。˙)言語
。–)記憶
(D)認知
17、在小學兒童的伙伴關系發(fā)展中,伙伴協(xié)同的社會交往趨勢發(fā)生在:( )
。ˋ)整合性集合關系期
(B)依從性集合關系期
。–)混合型集合關系期
(D)平行性集合關系期
18、皮亞杰將兒童道德判斷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下列哪些是錯誤的( )
。ˋ)前道德判斷階段發(fā)生在4-5歲前,這一階段的兒童只是接受行為的結果,還不能做道德意義上的判斷。
。˙)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只注重行為規(guī)則和行為后果,不考慮行為意向和和動機。
。–)自律道德階段的兒童不盲目服從權威,既考慮行為結果又考慮行為動機。
(D)自律道德階段的兒童服從道德現實主義。
19、"心理活動驅動力是一種心理能量,出自先天的本能。"這一觀點是精神分析學說的( )。
。ˋ)動力觀點
。˙)分區(qū)觀點
。–)發(fā)展觀點
。―)適應觀點
20、以下問題中,不適宜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解決的是:( )
。ˋ)適應不良(
B)學習困難
(C)情緒不穩(wěn)定
。―)出現幻覺
21、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員不應抱有的態(tài)度是:( )
。ˋ)真誠
。˙)尊重
(C)通情
。―)反對
22、認為"人的意識能超越傳統(tǒng)的、現實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無限發(fā)展的潛在可能"的理論是:( )
(A)認知心理學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
。–)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D)人性主義心理學理論
23、不屬于性態(tài)度范疇的因素是( )
。ˋ)性認知
。˙)性情感
(C)性行為取向
。―)性道德
24、咨詢師在咨詢計劃中,明確規(guī)定咨詢的次數和每次所用的時間,這是遵循咨詢過程必須堅持( )的原則。
。ˋ)中立性態(tài)度
。˙)把握工作中的"度"
(C)普遍聯系的觀點
。―)歷史-邏輯-現實的觀點
25、以心理特征偏離平均數的程度來判斷"心理異常",這是根據( )。
。ˋ)醫(yī)學標準
(B)內省經驗標準
。–)社會適應標準
。―)統(tǒng)計學標準
26、當一個待人接物很熱情的人突然變得很冷漠,我們可以初步判斷他的心理活動出現了異常,這樣判斷的根據是:( )
。ˋ)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原則
(B)心理活動的內在一致性原則
。–)人格的相對穩(wěn)定性原則
。―)社會交往一致性原則
27、求助者表現為不負責任、不認真或無故不上班、沒有干勁,這在臨床上被稱為( )。
。ˋ)意向倒錯
(B)意向增強
。–)意向缺乏
。―)情感淡漠
28、患者感到"腦力好像轉不動",并對此著急。這種癥狀被稱為:( )
(A)思維貧乏
。˙)思維遲緩
。–)思維奔逸
。―)強制性思維
29、患者把與他無關的事物和現象看作是與他有關的,這稱為:( )
。ˋ)影響妄想
。˙)被害妄想
。–)鐘情妄想
。―)關系妄想
30、從( )角度,心里異常被理解稱為對某一文化常模的分離。
(A)文化人類學
。˙)統(tǒng)計學
。–)社會學
。―)精神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