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學教育學復習題:第七章課程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1-06-27 15:11:19
第七章 課程
一、解釋概念
1、課程
2、課程論
3、課程計劃
4、課程標準
5、教科書
二、填空題
1、不同的課程觀有三種:課程是__________、課程是_________、課程是_________。
2、課程論就是_________。課程論從內(nèi)容上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關于_________方面的探討,一是關于_________方面的探討。
3、_________和_________是課程的理論基礎。
4、一般說來,課程的基本范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5、課程目標從垂直維度分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反映_________,第二層次的目標適用于_________,第三層次的目標在_________展開。
6、一般認為,完整的課程目標應當包括_________領域,_________領域_________領域三個部分。
7、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全部課程問題就是 問題,課程設計是_________,課程目的是_________,課程評價是_________,課程實施是_________。
8、就目前而言,我國小學階段的課程類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課程的基本結(jié)構(gòu)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課程的基本結(jié)構(gòu)的存在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以_________為特點的存在方式,一是以_________為特點的存在方式。
11、課程基本結(jié)構(gòu)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在統(tǒng)一性基礎上增加_________,在多樣性基礎上增加_________。
12、一般說來,以自主性探索學習方式為基礎的課程,采用_________的形式最為適宜,在結(jié)構(gòu)上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部分。
13、根據(jù)所承擔的任務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可以將課程設計大致分為三個層次:_________的課程設計,_________的課程設計,_________的課程設計。
14、一般認為,課程設計的模式(或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五種,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法是人們進行課程設計最常用的模式。
15、課程的實施可以理解為_________。課程是指_________的問題,教學則是指_________的問題,這兩個方面相互依存。
三、 選擇題
1、最自覺、清醒地論證了直接經(jīng)驗在個人成長中的意義,將兒童個體的直接經(jīng)驗加以規(guī)范和具體化為課程,并付諸實踐的教育家是( )。
A.赫爾巴特
B.杜威
C.夸美紐斯
D.皮亞杰
2、( )課程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兒童,熱愛兒童。
A.人文主義
B.科學主義
3、義務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屬于( )層次的課程目標。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4、( )是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學大綱
D.教科書
5、( )是課程的具體結(jié)構(gòu)。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課本
6、認為“只有那些為學生經(jīng)歷、理解和接受了的東西,才稱得上課程的是( )這種課程觀的觀點。
A.課程是知識
B.課程是經(jīng)驗
C.課程是活動
7、主張從相應科學中精選內(nèi)容組成不同學科,實行分科教學,特別強調(diào)課程本身的嚴密、完整、系統(tǒng)、權(quán)威的課程觀是( )。
A.課程是知識
B.課程是經(jīng)驗
C.課程是活動
8、我國1992年頒發(fā)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中課程計劃(試行)》屬于( )的課程設計。
A.宏觀
B.中觀
C.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