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tǒng)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的課程,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教程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的重點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研究對象和范圍 知識點: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1.心理學的定義:社會心理學是了解和解釋個體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怎樣受他人存在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一門學科。(識記) 2.社會學的定義:社會心理學是關于社會互動的研究,以群體生活的心理為基礎。(識記) 3.介于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定義:社會心理學應著重對社會關系、社會情境、個體的心理反應以及個體內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參考概念:沈德燦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為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侯玉波,《社會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P2)。 參考書:侯玉波,《社會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P2章志光,金勝華,《社會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P12-22. 知識點: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 1.社會行為 2.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是社會刺激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即由社會因素引起并對社會行為具有導向作用的心理活動。要點:社會行為(領會) 社會行為是人對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反應系統(tǒng)。它包括群體的決策行為、建設性及破壞性行為與個體的習見行為,以及人際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等。社會行為及其發(fā)展取決于個體及其所處情境的狀況。 勒溫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為;P—個體;E—個體所處的情境;f—函數關系 其意義是,行為是個體及其情境的函數,即個體行為是個體與其所處情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勒溫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為,人和他所處的境必須被看成是一個相互依賴的因素群。” 知識點:社會心理 3.宏觀的社會層面學的研究范圍 1.微觀的個體層面 2.中觀的群體層面情 第二單元 社會心理學簡史 知識點:美國學者霍蘭德的“三階段理論”,即社會心理學的發(fā)展劃分為哲學思辨、經驗描述及實證分析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也就是社會心理學的啟蒙期,形成期及確立期。(識記) 知識點:哲學思辨階段 知識點:經驗描述階段 知識點:實證分析階段 第三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知識點:社會心理學研究應遵循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系統(tǒng)性原則 3.理論結合實際原則 4.倫理原則 要點:倫理原則(識記) 1.研究者必須采取保護被試的措施和步驟; 2.在制定研究計劃時,研究者應評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3.在研究進行前,研究者應向被試說明研究計劃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參與; 4.在特殊情況下的欺瞞須經批準,并在事后向被試說明,求得理解; 5.被試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6.對被試提供的資料應加以保密。如公開發(fā)表,須經其同意。 知識點: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觀察法(應用) 2.調查法(應用) 3.檔案研究法 4.實驗法 要點:觀察法(領會) 1.自然觀察:在自然情境中對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其特點是對所觀察的行為盡可能少地干預。 2.參與觀察: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存在互動關系,這種觀察叫參與觀察。即觀察者作為被觀察者群體的一員進行的觀察。 要點:調查法(應用) 1.訪談法:研究者通過與研究對象進行口頭交談來收集資料的方法叫做訪談法。 。1)特點 (2)分類 結構訪談與非結構訪談:前者是標準化訪談,即按統(tǒng)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結構的問卷進行的正式訪談;后者的訪談提綱是一個粗線條式的,訪談者可視實際情況靈活掌握與調整。結構訪談的優(yōu)點是結果易于統(tǒng)計分析但靈活性較差。 直接訪談與間接訪談:前者是面對面的訪談;后者是訪談者通過一定的中介進行的,常見的有電話訪談等。直接訪談不僅能獲得言語信息而且還能得到非言語信息,因而有助于對結果的解釋與分析,但這種訪談對訪談者的要求較高,花錢較多;間接訪談的優(yōu)點是,搜集資料用時相對較少,花費較小。 。3)訪談過程與技巧 準備工作 接近被訪談者 應對拒絕的技巧 談話和提問的技巧 追問技巧 2.問卷法 。1)特點標準化程度較高,整個過程嚴格按一定原則進行從而保證研究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觀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內獲得大量信息。 。2)類型 。3)問卷的結構 。4)問卷設計的原則 要點:問卷設計的原則(識記) 目的性原則設計問卷時要明確并緊密圍繞研究目的。 全面性原則設計問卷時要全面考慮問卷內容的構成,在提問語句及答案設計中要盡量窮盡相關內容。 非歧義性原則設計問卷要使被調查者能正確理解,避免出現(xiàn)歧義。 非暗示性原則設計問卷時,調查者力求避免對被調查者的暗示與誘導。 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 知識點: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 1.社會學習論 2.社會交換論 3.符號互動論 4.社會認知論及場論 5.精神分析論 要點:社會學習論(領會) 試圖用行為主義解釋人們社會行為的學說叫社會學習論。行為主義主要的理論假設是,先前的學習對現(xiàn)在的行為有決定作用。 1.簡史 社會行為(識記):社會行為是人對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反應系統(tǒng),包括群體的決策行為、建設性及破壞性行為與個體的習見行為,以及人際之間的合作與競爭。 2.學習的機制 3.觀察學習 要點:社會交換論(識記) 主張從經濟學投入與產出關系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重點強調,“人們之間的互動是物質與非物質的一種交換”。 符號互動論(識記) 主張從與他人處于互動關系的個體的日常情境研究人類群體生活德,始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社會認知論及場論(識記) 強調個體認知過程在其行為中的重要性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派別。沒有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社會認知論的基本觀點主要是,個體并不是被動面對客觀世界的各類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覺、思維和信念組織成簡明的有意義的形式。無論情境怎樣復雜,人們都能把某種意義賦予它。這種組織、認知和解釋,對個體在社會情境的行為影響很大。 精神分析論(識記) 奧地利著名學者弗洛伊德在治療神經癥及精神病的臨床實踐中創(chuàng)立的一種學說,后來發(fā)展為一種強調潛意識過程對人的行為有決定作用的理論,亦稱深層心理學。 要點:緊張與沖突(領會) 心理生活空間中,一個區(qū)域處于與周圍區(qū)域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稱作緊張;沖突是“近乎相等的強場力的對立狀態(tài)”。如果內外刺激使某一區(qū)域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個體為恢復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間尋求滿足需要的目標,釋放能量,驅動行為達到目標。如目標能滿足需要是正誘發(fā)力,使個體趨向目標;反之則為負誘發(fā)力,使個體回避目標。沖突有三種類型即雙趨沖突,雙避沖突與趨一避沖突。 人格結構(領會) 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與超我。 本我存在于無意識中的本能、沖動與欲望構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 自我介于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xiàn)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 超我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在正常情況下,三者相對平衡,個體能得以適應環(huán)境和現(xiàn)實。 |
級 別 | 課 程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報名 |
二 級 |
全程班 | 130 | ¥17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yè)技能) | 130 | ¥9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8 | ¥5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6 | ¥2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8 | ¥150 | 試 聽 | ![]() |
|
論文指導 | 2 | ¥50 | 試 聽 | ![]() |
|
三 級 |
全程班 | 100 | ¥14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yè)技能) | 100 | ¥8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2 | ¥400 | 試 聽 | ![]() |
|
真題?及(3套真題) | 22 | ¥4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3 | ¥100 | 試 聽 | ![]() |
|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
熱門資料下載: |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社會心理學考試要點2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
·2011心理咨詢師心理測量學練習題1 |
·2011心理咨詢師心理測量學練習題2 |
·2011心理咨詢師心理測量學練習題3 |
·2011心理咨詢師心理測量學練習題4 |
·2011心理咨詢師測試題(一) |
·2011心理咨詢師測試題(二) |
·2011心理咨詢師測試題(三) |
·2011心理咨詢師測試題(四) |
·2011心理咨詢師測試題(五) |
·2011心理咨詢師測試題(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