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綜合:股指期貨的合理定價與套利交易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fā)布時間:2011-06-15
在期貨市場上,交易者每時都在猜想價格是會漲還是會跌。如果有人說,期貨價格看似風云詭譎,但實際上是可以根據現貨價格標標準準的計算出來的,這可能會令許多交易者大吃一驚。
如果詳細解說起來,這中間并無任何神秘之處,下面我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假設交易者A現在持有某只股票,該股票目前的市場價格是100元/股,并且未來3個月之內沒有分紅。有另一交易者B想和交易者A簽訂協議,3個月后購入這只股票(也就說B想買入3個月之后到期的該股票的期貨)。那么A是否愿意以100元/股出售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如果這樣,A還不如現在把股票賣掉,然后把所得資金借出去并收取利息,這樣就比3個月后以100元/股的價格出售收益要高。因此,只有B對股票期貨的報價高于股票現價加上相應利息,A才覺得有得賺。對于買家B來說,如果該股票期貨的價格高于股票現價加上相應利息也是不合理的,如果這樣,B就沒有必要買股票期貨了,他可以先貸款以100元/股的價格買入該股票的現貨,然后3個月之后再把貸款連本帶利還掉,這種操作的最終效果和買入該股票期貨的效果是一樣的,而他支付的成本則低一些。因此,A和B雙方談判妥協的結果就是,B在3個月以后以100元/股加上相應利息來支付給A,用于從A手中獲得該股票。只有這樣,A和B雙方才會都覺得該交易是公平的。從客觀上講,A和B討價還價的過程促成了該股票期貨達到了一個合理定價。
對于股指期貨而言,情況和上面是類似的。當滬深300指數已知時,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合理定價也就確定了。如果期貨價格高于合理定價,理性交易者就不會愿意買,如果價格過低,理性的交易者也不會愿意賣。
當然,現實總是非完美的,實際的股指期貨交易中時常會出現價格偏離合理定價的情況。如果期貨價格高(低)于合理定價,那么交易者可以賣出(買入)股指期貨,同時,買入(賣出)股指現貨,在期貨價格回歸正常時,交易者就可以平倉獲利。在交易所交易制度的安排之中,到期交割制度保證了期貨價格在到期時一定會回歸合理。因此,交易者該筆交易沒有任何風險,他可以借入他可能借到的所有資金來進行這筆交易。市場上把進行這種交易的人稱為套利者。
在實際套利操作之中,股指期貨合理定價的計算不但會考慮利率,還會考慮股息等因素;另外,套利交易者還要衡量市場的沖擊成本,交易手續(xù)費,流動性風險等等;交易者也不一定要等到期貨價格回歸合理才平倉了結,而是會更加靈活的根據實際情況處理。雖然如此,萬變不離其宗,套利交易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從期貨市場的不合理定價中獲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