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第三套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1-11-23 16:26:49
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3)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30分。)
1.社會期望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角色期望來看這屬于( )。
A.素質期望
B.形象期望
C.職業(yè)期望
D.師德期望
2.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應主要采用( )。
A.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
B.無意義的機械學習
C.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D.有意義的合作學習
3.對少年兒童尤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
A.事業(yè)感
B.自尊感
C.集體主義情感
D.義務感
4.教師先準備預備性材料,設想教學進程,然后呈現(xiàn)給學生,并從中抽象出新信息的教學策略屬于( )。
A.概念形式策略
B.先行組織者策略
C.認知發(fā)展策略
D.行為練習策略
5.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jù)是( )。
A.教學大綱
B.學生綜合水平
C.教材的特點
D.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結果的類型
6.學生在幾次學業(yè)成績測驗中得分比較一致,則說明這個測驗具有測量的( )。
A.信度
B.效度
C.區(qū)分度
D.難度
7.下列關于正負強化與懲罰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正強化的性質與獎勵相同,負強化的性質與懲罰相同
B.獎與懲兩種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種不當?shù)男袨椋?br />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懲罰,多使用剝奪式懲罰
D.在教育上使用懲罰時,只有在積極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負強化的原理,懲罰才會產生教育價值
8.某教師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說明該教師處于( )。
A.關注發(fā)展階段
B.關注學生階段
c.關注情境階段
D.關注生存階段
9.為了有效地觀察知覺對象,必須運用感知規(guī)律,下列不屬于這種感知規(guī)律的是( )。
A.強度律
B.活動律
C.層次律
D.差異律
10.人運用已有的表象,在頭腦中獨立地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叫( )。
A.無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創(chuàng)造想象
11.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人們能夠敏感的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這是知覺的( )。
A.理解性
B.整體性
C.選擇性
D.恒常性
12.教師不直接將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知識和問題的方法是( )。
A.講授法
B.發(fā)現(xiàn)法
C.掌握學習法
D.頭腦風暴法
13.“學習風格”概念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塞倫
C.布魯納
D.加涅
14.罌兒學會稱呼鄰居家的女性為“阿姨”后,他可能會對所遇到的任何陌生女性均稱呼為“阿姨”,這種遷移屬于( )。
A.順向遷移
B.橫向遷移
C.正遷移
D.一般遷移
15.小王花了十分鐘就把《靜夜思》背下來了,然后他又繼續(xù)讀了五分鐘,這種促進知識保持的方法屬于( )。
A.深度加工
B.運用記憶術
C.適當過度學習
D.合理進行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