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心理學試卷
來源:網絡發(fā)布時間:2009-10-23 16:42:34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在學校教學條件下,兒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
B 思維過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綜合
C 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比較、抽象和具體化
D 根據思維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維可分為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 來源:考試大
2.皇帝―“皇帝就是沙皇”,祖國―“美麗的地方”,說明兒童掌握概念
的水平處于 ( )
A 第一級水平 B 第二級水平
C 第三級水平 D 第四級水平
3.最佳學習效果的過度學習需達到 ( )
A 50% B 50%―100%
C 100% D 100%―150%
4.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 來源:考試大
A 知覺 B 記憶 C 注意 D 思維
5.在觀察精確性上有明顯提高的階段是小學 ( )
A 二年級 B 三年級 C 四年級 D 五年級
6.學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 )
A 學生 B 教學內容 C 教師 D教學環(huán)境
7.兒童認知發(fā)展到達具體運算階段的標志是 ( ) 來源:考試大
A 多維思維 B 思維的可逆性
C 具體邏輯推理 D 守恒觀念形成
8.加涅將學習分為智慧技能等五種類型的依據是 ( )
A 不同的學習結果 B 學習層次的高低
C 學習情境的簡繁 D 學習水平的優(yōu)劣
9.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的提出者是 ( )
A 行為―認知主義者 B 認知主義者
C 建構主義者 D 行為主義者
10.強調概括化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的理論是 ( )來源:考試大
A 形式訓練說 B 共同要素說
C 經驗類化說 D 關系轉換說
11.在教“寫”的概念時,分別以麻雀、雞、蝙蝠為例,是為學生提供( )
A 比較 B 變式 C 正例與反例 D 概括
12.不屬于心智技能的是 ( )
A 閱讀 B 吹拉彈唱 C 運算 D 記憶
13.組織策略屬于 ( )
A 精加工策略 B 認知策略
C 元認知策略 D 調節(jié)策略 來源:考試大
14.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由“大地”一詞所想到的事物,是為訓練學生的 ( )
A 發(fā)散思維 B 推測與假設
C 好奇心 D 獨立性
15.小學生品德發(fā)展的關鍵年齡是 ( )
A 6歲 B 7歲 C 8歲 D 9歲
16.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是 ( )
A 開發(fā)潛能 B 尋求發(fā)展 C 個案輔導 D 學會調適
17.行為目標的陳述依據是 ( )
A 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 B 行為產生的條件
C 行為的標準 D 具體目標
18.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其功能在于 ( )
A 引導 B 促進和維持
C 反饋 D 評價 來源:考試大
19.就一個測驗的優(yōu)劣而言,最為重要的指標是 ( )
A 信度 B 效度 C 區(qū)分度 D 難度
20.以下說法中,錯誤的為 ( )
A 與新教師相比,專家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具有預見性
B 專家教師有完善的維持學生注意的方法
C 專家教師往往較注意課堂的細節(jié)
D 專家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