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心理學選擇練習題及答案9
1. 課堂常規(guī)是每個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課堂約定
B.課堂行為準則
C.課堂紀律
D.課堂行為[B]
2. 分配學生座位時,教師最值得關心的是
A.對課堂紀律的影響
B.學生聽課效果
C.后進生的感受
D.人際關系的影響 [D]
3. 課堂情境結構包括班級規(guī)模的控制、課堂常規(guī)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
B.教師的行為表現(xiàn)
C.學生的學習方式
D.學生座位的分配 [D]
4. 課堂教學結構包括教學時間的合理利用、課程表的編制和
A.教學過程的規(guī)劃
B.教學內容設計
C.教學方法的實施
D.教學方法的選擇 [A]
5. 對于消極的課堂行為,采用適當?shù)膽土P
A.也是不行的
B.也是違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
D.是必要的 [D]
6. 編制課程表時,盡量將文科與理科、形象性的學科與抽象性的學科
A.隨機安排
B.分類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錯安排[D]
7. 長時間地集中學習同一學科或同一類學科,使大腦皮層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種刺激,會導致
A.興趣形成
B.自發(fā)復習
C.過度學習
D.疲勞和厭煩 [D]
8. 兒童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等表現(xiàn),一般稱作
A.心理異常
B.不適應表現(xiàn)
C.不良表現(xiàn)
D.問題行為 [D]
9. 班級里學習成績差生和后進生有問題行為,優(yōu)秀學生
A.也全都有問題行為
B.沒有問題行為
C.只有問題行為萌芽
D.也有問題行為[D]
10. 有的心理學家把表現(xiàn)為破壞課堂秩序、不遵守紀律和不道德等行為學生的行為稱作
A.沖動型問題行為
B.擾亂性的問題行為
C.多動型問題行為
D.自律障礙行為 [B]
11. 教學評價的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yǎng)方案 (14.1)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斷
C.進行評估
D.作出決策 [D]
12. 測量首先要根據(jù)某種標準和一定的程序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確定為
A.一種量值
B.一種題型
C.某種題型
D.多種題型 [A]
13. 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
A.基本過程
B.全部過程
C.主要過程
D.系統(tǒng)程序 [D]
14. 為了減少誤差,測驗在編制、施測、評分以及解釋等方面都必須遵循一套
A.嚴格規(guī)則
B.系統(tǒng)規(guī)則
C.標準規(guī)則
D.系統(tǒng)程序[D]
15. 對于認知和技能領域的學業(yè),最常用的教學評價手段是標準化成就測驗和
A.教師隨堂評價
B.教師自編測驗
C.隨?荚
D.課堂提問測驗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