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A級)
第二單元(4-5章)自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簡述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趨勢。(P89—92) 答:(1)綜合的分化; (2)平衡化; (3)概念化; (4)社會化。 (5)個性化。 27.簡述柯爾柏格的道德發(fā)展理論。(P112—114) 答:柯爾柏格將道德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六個時期,每一階段包含兩個時期。六個時期依序發(fā)展,層次不得紊亂或倒置。 (1)水平A:前習俗階段 第一期,懲罰與服從的定向; 第二期,操作與關系傾向; (2)水平B:習俗階段 第三期,人際關系與補同的定向; 第四期,權威和社會權力控制的定向; (3)水平C:后習俗階段 第五期,社會契約方法定向; 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則傾向; 28.學生學習的特點是什么?( P124—126) 答:(1)間接性學習為主,直接性學習為輔; (2)組織計劃性; (3)有效性; (4)年齡差異性; (5)學生學習的面向未來特性。 29.簡述操作條件反射的主要規(guī)律。(P I42—。) 答:操作條件反射的主要規(guī)律如下: (1)假如一個操作發(fā)生后,接著給予強化刺激,那么這一類反應今后發(fā)生的概率就會增加。 (2)由于行為效果的強化是使行為頻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過對有機體的有選擇的強化,就可以使行為朝著所需要的方向發(fā)展。 30.簡述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的教學原則。( P204-205) 答:(1)教學更注重于情感發(fā)展而不是知識的獲得; (2)強調發(fā)展自我觀念; (3)強調交往; (4)強調發(fā)展價值觀。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