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真題試題及答案(3)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我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guī)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的文件是 ( ) A.《教師資格條例》 B.《教師資格認定的過渡辦法》 C.《(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現特征是 ( ) A.學校的產生 B.學制的建立 C.教育實體的出現 D.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出現 3.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第一層次的活動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 ( ) A.生理活動 B.心理活動 C.認識活動 D.實踐活動 4.教育史上“現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 A.赫爾巴特 B.杜威 C.夸美紐斯 D.洛克 5.培養(yǎng)勞動者是 ( ) A.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總要求 B.對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具體要求 C.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特點 D.學校的教育質量標準 6.被稱為“課程評價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杜威 B.斯塔弗爾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齊 7.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的是 (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8.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稱之為( ) A.實驗法 B.講解法 C.討論法 D.演示法 9.馬克思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是 ( ) A.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B.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D.堅持教育的正確方向 10.教師首次被列入“專家、技術人員和有關工作者”類別的文件是 ( ) A.《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 B.《國際標準職業(yè)分類》 C.《教師資格條例》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1.把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依據是 ( ) A.課程任務 B.課程制定者 C.課程設置的要求 D.課程管理層次 12.下列關于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定敘述正確的是 ( ) A.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記分法和等級制記分法 B.一般來說,題的數量多、便于給小分的,用等級制較便利 C.題的數量不多、開卷、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題用百分制較方便 D.在成績評定時,不能把等級制換算成一定的分數 13.下列關于復式教學敘述正確的是 ( ) A.復式教學就是對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B.復式教學適用于學生多、教室少的情況下教學 C.復式教學課堂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學或做作業(yè)同時進行 D.復式教學情景下的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學能力相對較弱 14.下列關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 ) A.教學策略受制予教學方法 B.教學策略從層次上低于教學方法 C.教學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學策略的支配 D.教學方法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 15.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 A.各學科教學 B.政治課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團活動 16.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理論的提出者是 ( ) A.科爾伯格 B.皮亞杰 C.麥克費爾 D.班杜拉 17.中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 (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南洋工學 D.洋務學堂 18.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提出的班級管理理論是 ( ) A.民主管理 B.目標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規(guī)管理 19.能較全面地反映被評價者品德情況,且應用較廣的品德評價法是 ( ) A.加減評分法 B.操行評語法 C.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 D.模糊綜合測評法 20.用于選拔性和競賽性活動的評價屬于 (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個體內差異評價 D.形成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