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二○一○年四月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心理學(小學組) 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2分,共40分) 1.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實驗室,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心理學家是 ( ) A、 韋伯 B、 榮格 C、 華生 D、 馮特 2.新生兒生來就會吸吮,食物進入口中會分泌唾液,這屬于 ( ) A、 條件反射 B、 定向反射 C、 無條件反射 D、 探究反射 3.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內(nèi)外刺激所做出的有規(guī)律應(yīng)答叫 ( ) A、 反映 B、 反應(yīng) C、 反饋 D、 反射 4.研究者根據(jù)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擬定周密設(shè)計,把與研究無關(guān)的因素控制起來,讓被研究者在一定條件下引出某種行為,從而研究一定條件與某種行為之間因果關(guān)系的研究方法為 ( ) A、 調(diào)查法 B、 觀察法 C、 個案法 D、 實驗法 5.在小學兒童的感覺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是( ) A、 視覺 B、 聽覺 C、 膚覺 D、 運動覺 6.認識過程中核心的心理是( ) A、 感覺 B、 知覺 C、 思維 D、 想象 7.有人對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穩(wěn)定性做研究,發(fā)現(xiàn)12歲以下兒童的注意可維持在 ( ) A、 20分鐘 B、 25分鐘 C、 30分鐘 D、 35分鐘 8.在小學階段發(fā)展最快,超過幼兒期和中學階段注意品質(zhì)是 ( ) A、 注意的廣度 B、 注意的穩(wěn)定性 C、 注意的轉(zhuǎn)移 D、 注意的分配 9.當你中途離開影院,在強陽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但過一會兒,視力就恢復正常。這是因為感覺具有( ) A、 明適應(yīng) B、 對比 C、 暗適應(yīng) D、 疲勞 10.根據(jù)我國學者對兒童觀察力發(fā)展階段的研究,小學中年級兒童大部分屬于認識的 ( ) A、 個別對象階段 B、 空間聯(lián)系階段 C、 因果聯(lián)系階段 D、 對象總體階段 11.一般說打字員對文稿中文字的記憶是屬于 ( ) A、 瞬時記憶 B、 短時記憶 C、 長時記憶 D、 運動記憶 12.研究表明,兒童能比較概括、靈活地掌握左右概念的年齡大約在( ) A、 5~7歲 B、 7~9歲 C、 9~11歲 D、 11~13歲 13.當我們在閱讀《祥林嫂》時,頭腦中出現(xiàn)的祥林嫂形象屬于( ) A、 有意想象 B、 無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創(chuàng)造想象 14.小學生從“習作例文”到“命題作文”,這是想象哪一特性發(fā)展的表現(xiàn)( ) A、 創(chuàng)造性 B、 現(xiàn)實性 C、 有意性 D、 概括性 15.在頭腦中把同類事物的一般的、本質(zhì)的屬性抽取出來,舍棄非本質(zhì)屬性的思維過程是 ( ) A、 分析 B、 抽象 C、 概括 D、 綜合 16.小學兒童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轉(zhuǎn)折時期,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在 ( ) A、 六、七歲 B、 七、八歲 C、 八、九歲 D、 十或十一歲 17.“月暈而風,礎(chǔ)潤而雨”反映了 ( ) A、 思維的概括性 B、 思維的靈活性 C、 思維的間接性 D、 思維的深刻性 18.“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屬于 ( ) A、 言語表情 B、 肢體 表情 C、 面部表情 D、 音調(diào)表情 19.“前怕狼,后怕虎”,顧慮重重,這是哪一意志品質(zhì)差的表現(xiàn)( ) A、 自覺性 B、 果斷性 C、 自制性 D、 堅持性 20.諸如正直、慷慨或懶惰、吝嗇這些個性品質(zhì)都是表示人物的 ( ) A、 氣質(zhì)特點 B、 情感特點 C、 能力特點 D、 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