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前兒童生理解剖特點及保育要點 學習本章要掌握的要點: ●人體八大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功能 ●學前兒童八大系統(tǒng)與成人不同的特點 ●保育要點。 。ū菊率侨珪闹攸c部分。知識比較系統(tǒng),理論性較強。大家要認真掌握。) 第一節(jié) 運動系統(tǒng) 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 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是人們從事勞動和運動的主要器官。它構成人體基本輪廓,能支持體重,保護內臟。 一、 骨骼 骨 由骨膜、骨質、骨髓構成。骨膜是一層結締組織,有營養(yǎng)骨的作用,骨膜內的成骨細胞對骨的生長有重要作用。骨質包括骨松質和骨密質。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質的空隙里。幼兒的骨髓全是紅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腔里骨髓變成黃色(脂肪組織),只有當大量失血或患敗血癥時,黃骨髓能恢復造血功能。 骨的成份:有機物和無機鹽。有機物有韌性和彈性。無機鹽使骨堅硬變脆。兒童骨中有機物較多,韌性和彈性較好。隨著年齡增長,骨中無機鹽不斷沉積,骨硬度加大。 骨與骨的連結叫骨連結。(分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有的骨連結為直接連結,例如顱骨;有的骨連結為微動連結,例如脊椎骨;有的骨連結可以活動,叫關節(jié),例如,下頜關節(jié)、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等等。(觀察教材8頁的圖,了解關節(jié)的結構) 二、 骨骼肌 骨骼肌是運動系統(tǒng)的動力部分。附著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識支配,又稱隨意肌(有的肌肉組織是不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如腸道的平滑。。 三、學前兒童運動系統(tǒng)的特點 。1)幼兒骨骼發(fā)育的特點 ①骨膜較厚。骨骼在不斷加長、加粗。受損傷時,恢復也比較快速。 、谌羌t骨髓 、塾袡C物多,無機鹽少,骨化尚未完成 。▋和瘞追N主要骨的發(fā)育特征) 顱骨(顱骨的骨化最晚在嬰兒12-18月已完成,幼兒園里很少遇到。) 腕骨沒鈣化好:腕骨共8塊,出生時全部為軟骨,以后逐漸鈣化,到10歲左右才能全部鈣化(根據腕骨的發(fā)育情況可以測試骨齡)。所以嬰幼兒的手勁兒小,為他們準備的玩具要輕,精細動作時間不宜過長。 脊椎骨脊柱是人體的主要支柱。從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從側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兒”,而是從上到下有四道彎兒。這四道彎兒叫做“脊柱生理性彎曲”。 骨盆還沒長結實:嬰幼兒的骨盆和成人不同,還沒長結實。在蹦蹦跳跳時,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兒從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傷著骨盆的骨頭,使骨盆變形。 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穩(wěn)定性;二是保護腳底的神經和血管,減少地面對身體的沖擊力。 。2)肌肉的特點:一是肌肉收縮力差,容易疲勞;二是大小肌肉群發(fā)育不同速。 四、學前兒童運動系統(tǒng)的保育要點 。ūSc是根據幼兒運動系統(tǒng)的特點來的,所以可以有針對性的記憶。) 1.培養(yǎng)兒童各種正確的姿勢,預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幼兒應注意做到十個字:頭正,身直,胸舒,臂開,足安。) 2.合理組織戶外運動和體育鍛煉 營養(yǎng)和陽光是嬰幼兒長骨骼所必需的營養(yǎng)(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可制造出維生素D)。另外,適當?shù)倪\動也是骨骼發(fā)育的重要條件。 組織活動時應注意:①全面發(fā)展動作 ②保證安全,防止傷害事故。(勿猛力牽拉嬰幼兒的手臂,防脫臼;避免從高處跳下,保護骨盆。) 3.供給足夠的營養(yǎng),保證蛋白質,礦物質的攝入 4.衣服、鞋帽應寬松適度 作業(yè)指導:本節(jié)課概念比較多。課后的幾道思考題就是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的復習。 。ㄍㄟ^“運動系統(tǒng)”的學習,我們可以小結一下這八大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每一系統(tǒng),大家都要掌握這一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功能,幼兒的發(fā)育特點,保育方法。這些內容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找到學習規(guī)律,就能夠比較容易的理解和掌握。本章后面幾節(jié)的內容請大家就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學習,這里只提示大家要求掌握的知識的大綱)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幼兒學前衛(wèi)生學學習指導第一章:人體概述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