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二○○八年十月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心理學(中學組)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9998)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D 2.B 3.C 4.C 5.D 6.B 7.A 8.A 9.A 10.B
11.A 12.B 13.A 14.B 15.D 16.C 17.C 18.D 19.B 20.D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桑代克 2、關鍵期 3、維果斯基 4、發(fā)現(xiàn) 意義
5、團體(發(fā)展性) 個別(矯制性) 6、情感 意志。
7、經典性 操作性 8、負遷移 9、個體成敗 個體的歸因方式
10、道德健康 11、物理 社會 12、陳述性 程序性 13、遷移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1)協(xié)調好課堂內各種人際關系,形成尊師愛生的師生關系和團結友愛的學生關系,使師生朝著教學目標共同努力。
(2)正確處理課堂中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的關系,促進班集體結構的完善;
(3)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2.布盧姆把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由低到高分為:
(1)知識;(2)領會;(3)應用; (4)分析;(5)綜合;(6)評價。
3. 道德情感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種:
(1)直覺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對某種具體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發(fā)生的情感體驗;
(2)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過對某種道德形象的想像而發(fā)生的情感體驗;
(3)倫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驗。
4.觀察結果的記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種:
(1)項目檢核表:將要觀察的學生各項心理特質或特征性行為作為項目列于表上,當所觀察的學生具有某些特質或行為特征時,就在對應的項目前做出標記,如打“√”;
(2)評定量表:將欲觀察的特質或行為列于表上,研究者將被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與表中項目相互對照,并根據(jù)符合的程度進行等級評定,評定等級通常分為3級、5級或7級;
(3)軼事記錄:教師對學生觀察后,及時對所觀察到的重要事實,以敘述性文字所做的一種簡明的記錄。
5、(1)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與階段性;
(2)發(fā)展的定向性與順序性;
(3)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4)發(fā)展的差異性。 |